好心态比智慧更有力量
(2014-07-16 22:06:56)
标签:
心态唐玄宗三害交通厅好心态 |
分类: 散文随笔 |
古人云:知己莫乎吾。很多时候,我们难以预知困难,也难以控制自己的境遇,最能做到的,就是调和心态、保持状态。一个人,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认清楚自己,养护好心态,校正好方向,事业成功才能获得保障。反之,消极心态则是事业的腐蚀剂、成功的绊脚石。
这方面,唐玄宗的教训值得记取。起初,唐玄宗登基后顺应人心思治的大势,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创立“开元盛世”。然而承平日久,他志骄意满,忘乎所以,耽于享乐,把朝政交由李林甫等佞臣打理,结果“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让唐朝从巅峰跌落,唐玄宗本人也在追悔落寞中度过余生。古往今来,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干事创业,葆有健康心态,永远是重要前提。
现实中,心态的异化乃至扭曲,往往是干部腐败的一个诱因。“捞不到权就捞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许多贪官一步步堕入深渊,也正是心态决定命运的写照。原贵州省交通厅厅长卢万里,曾在“两规”材料中痛陈心态失衡。时任交通厅厅长的他,因为在政府换届中未能如愿升任副省长,转而寻求经济上的满足,放开手脚乱来,不惜滥用职权捞取钱财。类似案例还有不少,心态不良、心术不正,对干部个人和公共利益的危害触目惊心。
作为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心态乃是为民。焦裕禄满心为民,所以他深入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最严重的地方查风口、探流沙、搞试验,找到了根治“三害”的办法;沈浩满心为民,所以几次放弃上调机会,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小岗。一代代优秀干部,标明了正确的人生坐标:党员干部只有端正心态,自觉摆脱名缰利锁的羁绊,才能面对荣誉不自大、面对诱惑不动心、面对困难不气馁,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狄更斯曾言: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心态的力量,源于信仰的坚定,来自意念的净化。我们常说要“拿得起,放得下”,如果说“拿得起”靠的是能力,那么“放得下”则要靠心态。涵养良好心态,学会管理心态,我们方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豁达之心、奋发之志,开拓出一片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