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交朋友
(2014-07-15 09:03:26)
标签:
朋友
社交圈
友谊
皮质醇
布兰特
|
分类:
散文随笔
|
拥有三五知心朋友,对身心健康,乃至工作、事业、家庭都有好的影响;缺乏朋友则会让你感觉与世隔绝,紧张不安,容易遭受疾病侵扰。最近,美国杜克大学友谊与社会行为专家劳伦·布兰特在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刊文,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解读了人类为什么要交朋友,以及友谊能带给我们的神奇力量。
“对人类来说,朋友绝非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布兰特指出,从科学角度来看,交友活动与多种能使人产生快感的神经递质和生化物质的释放有关。
朋友是促进健康的“得力助手”。交朋友至少有五大好处。1.不易生病。布兰特说,缺少朋友或长期人际交往不良的人,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往往过高,这种长期的紧张状态会损害健康。这也解释了为何孤独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且更容易受到感染。但如果有朋友相伴,体内皮质醇减少,人就相对不易生病。2.睡得更香。瑞典一项研究显示,缺乏朋友的人经常压抑和隐藏自己的感情,更易失眠,还有可能诱发抑郁。3.记忆力更好。可以充分开发大脑潜力。4.更聪明。因为交友需要跟陌生人打交道,等于对认知能力进行锻炼。比如,我们要从大脑“数据库”中抽取体育、娱乐、生活、时尚等不同人感兴趣的话题,大脑皮层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5.长寿。研究发现,与5个以上亲密朋友一直保持接触的老人,死亡率降低22%,平均延寿7年。
人一生最多能交多少朋友?150个朋友是极限。邓巴曾提出著名的“邓巴数字”,即受大脑进化影响,人类的认知能力所允许个体拥有的真朋友(一年至少联系一次)最多150人。但大部分人的私人社交圈不会超过150人,其中一半左右是家人。人交朋友有两种动机,一种是功利导向的交友,像“交际花”类的人,交友是为获取更多物质利益,朋友非常多,但程度不深,介于“一面之交”和“知心朋友”间。这种类型的交友有助于事业快速成功,但容易让人深陷其中,形成“交友成瘾”,即炫耀自己庞大的社交圈,但为了维持这个社交圈又不得不耗费巨大心力。交友的另一种动机就是终极价值导向的交友,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侧重精神财富的获得。当朋友有困难时,另一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来提供帮助。这种朋友在人生历程中数量非常少,一般2~5个,但却是终身的。
专家提醒,要想获得并巩固友谊,要从以下3方面入手。1.要真诚。交朋友要“重情谊,轻利益”,万不可玩心机、耍滑头。朋友间要平等,不能只交“有用的人”或将朋友分“档次”。2.善经营。友谊需要经营,要花时间和精力维护。周末相约喝喝茶、聊聊近况,节日里送点小礼物等,都会让友谊保鲜。3.多赞扬。生活中,有人对你微笑,你也会朝他微笑。给彼此一个笑脸,称赞一句,都有助于拉近人际关系。
(戚平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