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始于《诗经》
(2014-07-11 16:41:52)分类: 老年天地 |
|
中国乡愁传统可上溯至《诗经》。一首是《小雅·采薇》,这是一篇成功地运用“乡愁”来激励士兵的演说。诗文第六节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段描述乡愁的著名文字其实点出了“乡愁”体验的先觉前提,是对离家游子在他乡有所成就的奖勉。《诗经》另有一首诗歌则说明了离家之后、恓惶归来其实并无“乡愁”可言,这首诗是《豳风·东山》。《东山》篇反映的是周公东征。全诗四节,每节开头都是以“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起兴,这里的归来之“我”应是一般兵士,而且去时是平头百姓,回来也是恓惶落魄,因此,在他眼里的故乡就不再是可以吟赏的对象,而是无比凄惨。《东山》比之《采薇》,一“悲”一“愁”泾渭分明,大概是因为离家归来之人是否在家乡之外获得稳定之立身的资本有别。
前一篇:慎“好”是一种为官操守
后一篇:慎重处置,防止简单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