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得健康比活得长更重要

(2014-07-01 16:39:34)
标签:

比活

李渔

老年人

古人

活着

分类: 保健养生

  要活得更健康还是活得更长?这是不言自明的问题,不是二选一,而要1+1大于2。健康地活得更久,才是终极目标。

  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对部分人来说,这一目标似乎可望而不可及。研究证实,运动能力的丧失是影响健康寿命的首要因素。南京市曾做过一份“城市老年人下肢运动机能能力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不能连续行走一小时的占17.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分别为16.3%和4.8%。

  每个人都希望长命百岁。即使你能活到88岁,可你在20岁就开始卧病在床,被病情折磨六十多年,人生又有何幸福可言?所以,我们要保持健康的体魄,要让疾病晚点来,既减少本人的痛苦,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所谓“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是最佳生命状态的最好注解,亦是普天下人的理想生活愿景。

  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做过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结果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之间——也就是“活着”和“健康活着”的年岁只相差10岁左右,健康期望寿命为68岁——中外相差近10年。

  如何优雅的老去,中国古人在此方面也颇有心得。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清朝文学家李渔,就很得意于自己的顺乎自然调理身心的医道。李渔五十得子,活至七十古来稀,著书等身,游乐有道,还对研究养生之事和各种闲情逸趣颇有见地。他强调“心和则百体皆和”,行乐第一,止忧第二,调饮啜第三,节色欲第四,却病第五,疗病第六。现代人认为李渔的养生美学更接近幸福生存论,因而更合现代人的口味。

  西方也好,古人也罢。百家之论归于一点,活得健康比活得久更重要,那么如何健康有质量地活着,并轻松谢幕,西方人和中国古人总结的法子,或许都可引以为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