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拙至美

(2014-06-20 22:24:49)
标签:

王世襄

汪曾祺

饮食

手足口病

脍不厌细

分类: 散文随笔
 
 
  汪曾祺说故事:“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做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个菜——焖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汪曾祺是美食大家,然而他对王世襄推崇备至,评价为:“学人中真正精于烹调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
 
  读到此节,心向往之。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席间各位也是见多识广,王世襄能用最简单、最常见的食材独领风骚,平淡之中更显厨神本色。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位孔大圣人将追求食物之精美当作了生存大义,为后世子孙开了一个错误的先河。还有一个叫易牙的坊间走卒,本来是够不上资格青史留名的,但他凭借把亲生儿子烹成人肉羹进献给齐桓公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在中国的厚黑学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同时开创了中国人为了味蕾享受追新猎奇的路子。
 
  西方人的饮食,以牛肉、牛奶、面包为主,相对于形式繁缛的中餐而言,西方饮食简直不值一提,可人家的体质的确比我们好。追根溯源,关键还是在饮食习惯上,再加上环境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一桩接着一桩,吃,还是不吃,哈姆雷特式命题摆在了我们的餐桌上。
 
  美食应该回归原生态,最好的是做法简单又能吃出美味,同时还更易于保留食物的营养。一枚白煮蛋并不比把它做成“一行白鹭上青天”之后滋味更差。越是刻意求新求变,离平易、纯朴、自然的饮食之道就越远。
 
  王世襄的葱,就达到了大拙至美的境界。这一款再平常不过的焖葱,之所以令人难忘,恰恰在于它的返璞归真。它去除了冗杂、繁复、粉饰和累赘,让生活变得简单真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国书法谈
后一篇:大拙至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