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将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46岁的刘先生在今年2月份由于感到心慌、气促,被诊断为房颤,5月初又因中风住院治疗。刘先生的妻子一直不解,为什么人好好的就得了中风?
这是因为,当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心房中的血液无法完全被泵出,而瘀滞在心房内会逐渐凝结成块形成血栓,如果血栓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就很容易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阻断脑部供血,导致中风发生。所以说房颤是因,中风是果,血栓形成是罪魁祸首。
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则高达50%;中风急性期致残率高达73%;中风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6.9%。所以,得了房颤一定要有预防中风的意识。
谈到预防中风,人们往往会想到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真的管用吗?
阿司匹林是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来预防血栓形成的,对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栓疗效比较好。而房颤导致的血栓主要是凝血因子在起作用,因此阿司匹林的效果有限。
抗凝治疗是降低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死亡率的直接措施,也是房颤患者的首要治疗策略。
改变生活方式对于房颤患者预防中风也有帮助。例如多做运动,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有咖啡因的饮料,经常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坚持低盐和低脂的饮食习惯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