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芒种”节气的由来

(2014-06-03 17:55:31)
标签:

军事

芒种

有芒作物

螳螂

节气

分类: 知识窗

    每年 6月 5日、6日或 7日,太阳到达黄经 7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第九节气芒种。此时节,麦类等有芒作物快收,谷黍类作物忙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春争日,夏争时”,这“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故而,“芒种”也称为“忙种”,是农民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节。
    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此时节,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