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所不知的毛遂自刎

(2014-05-25 16:24:51)
标签:

任就

口才

赵国后

大计

名门

分类: 知识窗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联合,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的故事。但是毛遂之死也算得上是一个并非人人皆知的历史悲剧。

  战国时期,毛遂出生在今河南新乡地区原阳县师寨镇路庄村。让毛遂才华初展、名垂青史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57年。当时,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兵临城下,危在旦夕,赵国平原君准备出使楚国商议联合抗秦的大计,就准备从上百门客中挑出20人跟随。当时选出19人,还差一人,毛遂就抓住机遇,自告奋勇地请示平原君让他跟随出使。平原君甚为诧异,就说:“你在我这呆了3年,我都没见过你,看来你也不会有什么才能!”一番冷嘲热讽的话并没有让毛遂退缩,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心。

  到了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议事,从早上到中午,仍没结果,其他19名门客想看毛遂的笑话,就怂恿他前去说合。毛遂没有推辞,也没有被楚王的虎威吓到,而是不卑不亢地走上前去,对楚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字字铿锵地把道理说了一遍,最后把楚王说得连连点头,两国歃血为盟。

  由于毛遂的能言善辩、机智果断,使平原君不辱使命。回到赵国后,平原君深愧自己当时看不起毛遂,就极力夸赞毛遂,推崇有加,待为上宾,这就是成语“毛遂自荐”的由来。毛遂的成功,并非靠鸡鸣狗盗,而是靠他的口才和胆识。

  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别赏识。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燕军派大将军粟腹领兵大举进犯赵国。由于平原君没有意识到毛遂只是个外交人才,而非统率千军的将才,便力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结果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对一败涂地的惨状,羞愤万分,自刎身亡。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从“毛遂自荐”的辉煌到“毛遂自刎”的凄惨,短短一年,毛遂从人生的顶峰坠落低谷,乃至殒命,这不能不让人嗟叹和深思!

  做人不但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毛遂实有舌战群儒的外交之才,却无带兵拒敌的将帅之能。如果他当时能正视自己的才能,力辞统兵之任就不会羞愤自杀了。前车之鉴值得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