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家书文化

(2014-05-18 21:01:22)
标签:

传统

音乐家

个人

软实力

纽带

时尚

分类: 散文随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直以来,家书都以其经久不衰的亲情魅力,成为海内外游子乡思的寄托。它既不同于高堂文章的宽泛骈俪,也不同于歌赋诗词的大气宏阔,其所寄所言,往往是内堂私语,具体而剀切。小可至人际琐事、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可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到苏轼的《东武帖》,再到近代的《曾国藩家书》《两地书》,尽管一封封信札所镌刻的时代烙印各有不同,但作为天各一方的家人借以交流的纽带,家书在传递信息、维系情感上发挥的作用始终未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作为自古以来国人就广泛采用的一种信息沟通手段和情感交流方式,家书文化无疑是中国式伦理教育的重要一环,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名扬四海的《傅雷家书》为例,186封书信,从日常生活写到为人处世,从艺术修养谈及自我提升。字里行间充溢着傅雷对儿子的挚爱和期待,更阐释着种种深刻而不艰涩的道理。可以说,离家在外求学的傅聪之所以能成长为享誉世界的音乐家,离不开一封封家书的谆谆教诲。

    家书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在思想上有大智,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凝神细品,那满含殷殷期望的叮咛、泪水滴落洇散的墨迹、用心折成方胜的纸笺所带来的思想震撼和情感共鸣,是手机无法替代的。

    浮躁的时代需要心灵的沉淀,关系的疏离呼唤家书的重归。“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句,意境深远,回味绵长,道尽了尺翰之美。家书的灵魂,在寓于其中的血脉情深、思念和牵挂,它宛若醇酒,年代愈久远,滋味愈沁心。所以,倘有闲暇,不妨拿出久违的纸笔,写封家信吧。请相信,你的笔尖下流淌出的温暖,不光浇灌着个人家庭的亲情之花,也在滋润着传统伦理的文化之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