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在责任
(2014-05-05 14:58:46)
标签:
经济社会使命政令大智慧不忘时尚 |
分类: 散文随笔 |
责任,起现于价值观。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价值观念总是在灵魂深处影响、指挥着人的言论和行为;一个人,思想价值观念的选择与坚守,决定了他承担人事责任的虚实与强弱。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一个人,只有心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并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的整体利益、集体的共同目标融于一体,才会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塑造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事业蓬勃向上的健康积极的一份子。
责任,显现于敏锐性。敏锐既是一种思想的素质,更是一种行动的能力。《荀子·大略篇》中写道: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先虑”就是一种敏锐;而这种“先虑”的敏锐,就是责任在人的眼光、思维、行动上的具体表现。这种由责任感所显现的敏锐性作用于我们的工作,会让我们的问题意识、机遇意识得到大大增强;会让我们更自觉地运用问题导向原则,创建问题发现机制;会让我们更敏锐地把握成长机会、发展机遇,从而更好更快地完成既定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责任总是与担当、进取联系在一起的。牢记责任,就总能有敏锐的眼光,从看似常规的工作、细小的环节、习惯的程式中,及时、准确发现工作推进的关键所在,从而跳出循规蹈矩的平庸低效,找到创新推进的动力源泉;就总能有敏锐的思维,创造性地确立有前瞻性的思路,制定有预见性的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实现工作过程的高效,工作效益的长远;就总能有敏锐的行动,在机遇面前不疏忽,掌握主动权,在挑战面前不畏难,显现大气魄,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展现大智慧,会干、善干、敢干。每个党员干部只有把责任作为最根本的工作要求和方法,才能锻炼出一双善辩的眼、一个善思的脑、一双善干的手,才能以责任鞭策自己、鼓舞他人。
责任,表现于正义感。任是丑恶的敌人,担当是虚无的反面。丘吉尔说:“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必然是一个在思想、精神上都站直了的人;一个站直了的人,必然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有正义感的人必须兼具两种品质,一是正,思想立场坚定;二是刚,精神信念坚守。在当前社会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逐利行为泥沙俱下。对我们党员干部而言,就要自觉维护党员干部正面形象,在思想上有身份意识,在行动上有责任意识,坚守“正”和“刚”的品质。正,就是要在党纪国法上率先垂范,在勤政廉政上以身作则,在思想言行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推进上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保持同步;刚,就是要不忘党员干部的责任,在工作履职上积极作为、认真服务,以发展大局为重、以群众需求为要,自觉批驳消极言论,制止不当行为,弘扬正气,扶正袪邪。
责任,体现于执行力。责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又好又快地完成肩负的任务使命;目标任务又好又快的完成过程,体现的就是责任感保障下的执行力。一个人如果责任感增强一分,就会在工作效率上快一拍,团队的步调就能先一步;就会在工作方法上新一着,推进的过程就能顺一点;就会在工作品质上提一筹,成果的质量就能高一等。党员干部只有当责任感增强、执行力到位时,干事才会雷厉风行,政令才会畅通无阻,才会在发展事业中,表现出推进工作的紧迫感,催生出只争朝夕的效率意识;表现出履行职责的荣誉感,催生出精益求精的品质意识;表现出提升自我的上进心,催生出千方百计的钻研意识;表现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催生出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由此,我们的工作理念就会更先进,工作思路就会更清晰,工作措施就会更有力,工作成果就会更丰硕,我们的干部就会深得群众拥护、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就会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