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2014-05-04 22:14:23)
标签:

时尚

心灵

清浊

就是

重要性

分类: 散文随笔

    

    宋人黄庭坚的七律《清明》云:“雷惊大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这两句诗优美动人,很多人都非常喜爱。而接下来的“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这对比鲜明的两句诗,我觉得更加令人深思。

    在这里,诗人由春日美景联想到荣枯生死的严肃命题,进而深入思索人的生命的不同意义。每个人的品格不同,其人生道路和价值也就犹如云泥之隔。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过“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的论断。格低者,如同孟子所描述的那位内心卑劣、外表却趾高气扬的“齐人”。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他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宴请他,实际上却是在别人家的墓地里乞讨祭祀之后的一点祭品。格高者,如帮助重耳复国的介子推,宁肯躲入绵山抱柳焚死,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愿接受晋文公的赏赐去享受公侯富贵。

    格者,人格也。有人格者,才有诗格、文格。格的高低,区分出人的轻重和厚薄,也成为评诗论文的一个重要尺度。好的作品都是有核的。格,就是作品的核。有了核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有根,才能在别人的心中展枝、萌叶、开出美丽的花朵。

    古人多强调“格”的重要性。唐代诗人杨敬之在称赞诗人项斯时说“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唐代皎然在《诗式》中有“气格自高”的说法,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中有“气貌伟然,诗格奇峭”的评论,就连被视为婉约派的宋代词人柳永,其作品中也多次出现“属和新词多峻格”“雅格奇容天与”等与格相关的词句。

    “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说到底,格的高低,还是由心的清浊而决定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心境清明的作家写出了好作品,即使没有获过什么奖赏,人们照样会记住他,尊敬他。而以人格尊严为代价来获取荣誉的行为,则肯定会使作家自己的形象更猥琐,更可笑。

    “格”,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字,带给我们很多关于尊严、关于信仰、关于美和爱的联想。这个字闪耀着生命的光辉,照耀着脚下的道路。有时候需要忍受冷漠和孤独,需要经历风雨和泥泞,更需要用坚硬的骨头和滚烫的心灵来追寻和捍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