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干倘卖无》是一首80年代从台湾传遍华夏大地的歌曲。“酒干倘卖无”的意思是闽南语“有空酒瓶卖吗?”……
据说,这首歌反映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跛脚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养活自己,老人有些聋哑,不会说话,孤单一人,生活够苦的了。
有一天他在街上捡到一个孩子,欣喜异常,认为是上天赐给他唯一的礼物。
老人将孩子带回家,用辛苦收来的空酒瓶,换钱买廉价的奶粉,让那个小女孩活了下来。女孩在6岁时捡了一条小狗,取名旺才。
小狗、聋哑老人、小女孩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小女孩的童年就在那一堆如山的空酒瓶中成长。
天生的好嗓子让她成为聋哑人的传话机,在每个清晨女孩牵着老人,拄着拐杖。女孩大声地喊着:“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再后来,小女孩长大了,她爱上了一个作词家。年轻的作词家一穷二白,但很爱她,为她写了很多歌,对老人也非常好,每次来都会帮老人运酒瓶,和老人比划着说话,逗旺才……
然而有一天,女孩成名了,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房子、汽车、周围追求的人……女孩还是很爱男孩,劝他一起住进大别墅,不要回酒瓶屋了,因为又聋又哑的父亲,让她觉得羞辱!
男孩不愿意,仍和老人来往,后来女孩越来越忙,名气越来越大。
老人想念女儿,央求男孩带他去找女儿,但是还没进演唱会的大门就被哄出来了……
再后来女孩也烦了,丢给老头一笔钱让他不要再打扰,老人擦干眼泪,没要女孩一分钱,走时还留下女孩一直爱吃的一小袋松子!
男孩看不过去了,找女孩理论,女孩听不进任何劝言,因为两人地位悬殊,最终分手。
老人终因思念女孩终于病倒了,男孩只好央求女孩回家看看老人,女孩没听他的!
就在这时,男孩打听到女孩唱歌的地方,告诉了老人,老人挣扎着要去看女儿最后一面。
不料走在路上,一辆卡车飞驰过来,眼看就要撞着老人了,老狗旺才猛地拱向了老人,旺才就这样死了。
男孩知道后决定为女孩写最后一首歌,他连夜赶,顶着长期的贫困和思念,写下了这首歌,让人送给了那个女孩。
男孩写完歌词后也离开了人世,演唱会上女孩不情愿地打开纸条: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旁,让我再和你一起唱,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多年前的往事一一再现,堆积如山的空酒瓶,聋哑的父亲,为了给她买一包松子累晕在酷暑的街头,还有小狗旺才拖着尾巴和她玩耍……女孩哭了,她终于良心发现,愧疚,伤心,不安。她反复学着这首歌,最后登台的时候,她通知乐队加最后一首歌《酒干倘卖无》。
女孩忘情地唱着,台下所有的人震惊了,所有的人都流下了眼泪,女孩在台上讲述了自己的身世,然后不顾一切地跑向了医院,她要见自己的父亲。
老人看到女儿时,一行老泪缓缓从腮边流下,他微笑地看着女儿,慢慢闭上了眼睛,女孩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泣不成声……
故事就是这样。
百善孝为先。也许,我们的父母,不曾带给我们优越的环境和更多的财富,但是他们却尽最大的能力,把我们养大,把他们最好的时光都给了我们。好好爱我们的父母吧,父母的养育恩,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永远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