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话“家风”
(2014-03-27 17:46:09)
标签:
歧途
爱德华
其志
流浪汉
出息
时尚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一个问题敲响所有人的听觉:你的“家风”是什么?尽人皆知,“家”,是温暖的港湾,是起航的基地。对于青少年的一生,岳母刺字、孟母三迁、洪母骂畴、三娘教子……无不有着或定航,或矫正的基础作用。
家风培育了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林则徐留下的家训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你给有能力、有出息、有作为的子孙,留下大笔钱财,贻害无穷;给没有能力、败家子们,即使留下了再多的财富,早晚会被挥霍一空。美国曾有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爱德华是位德高行洁、博学勤勉、多才严谨的人。他的后辈儿孙,有十三位大学校长,一百多位教授,八十多位文学家,六十多位医生,还有一人当过副总统,一人当过大使,二十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个酒鬼、赌徒、无赖,终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后代,三百多人是乞丐、流浪汉,四百多人因酗酒致残或死亡,六十多人犯过诈骗、盗窃罪,七人是杀人犯,后代中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这则资料确实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家庭或家族,其家风的好与坏、正与邪,有着长远的影响力和强大的渗透力。
在中国,目前既有高歌猛进的主流,亦有沉渣泛起的逆流。贫富悬殊带来的欠公平状态,使人世间呈现斑驳陆离的形形色色。某些大官、大款、大腕的二代,固然有的自强不息,但也出现一些缺德违法事件,诸如贪腐、吸毒、斗殴、强奸,其口号就是“我的爸爸是李刚!”。这些人的行为大多不但超出法律底线,甚至超出人之常伦,狂贪暴敛,生活腐化,最终都会落入法网。某些贫困人家,固然大多勤奋向上,但也有的自暴自弃,流入不务正业、流氓盗窃的陷阱。追究起来,往往与其缺乏家教有关。
能否说,人的成长决定于其父母的地位、财产?人们看到,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的子女,在思想多元、众声喧哗里,贴近人民、崇尚宪法,为人民积极进行不停顿的鼓与呼。又如,“十佳好母亲”茹珠顺,3个儿子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每个都很有出息。她的丈夫叶耀光被调到离家较远的铁场中学当民办教师,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农活、家务活和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全部落在她一人身上。茹珠顺让孩子们放学后分工干活,小儿子在家帮忙喂猪,其他两个孩子到田里帮忙,亲自体验干农活的辛苦。大儿子读4年级时,暑假跟着母亲到田里拔花生。当时正值炎炎夏日,没一会儿,大汗淋漓的大儿子就晕倒在地,醒来后,他感慨地说,种田真的很辛苦。在母亲人格魅力感化下,3个儿子分别考上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毕业后分别供职于一家电子厂当厂长、香港某金融公司经理、太平烟草专卖局客服经理。平凡母亲培养出3个优秀大学生,这在石湾镇成了一段佳话。
如上种种告诉我们,承上启下的中年人,是否用心尽力塑造孩子的灵魂,往往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有其父必有其子。”你的榜样,在打造着孩子的未来。以身教言教形成的“家风”,切莫马马虎虎、任其所之;更不要昏天黑地,把孩子领入歧途!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