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原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注释】
①图:图谋。②易:浅易。③作:兴起,开始。④细:小。
【译文】
图谋困难的事情要趁它容易的时候,从事重大的事情要在它细小的时候。因为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容易的地方产生;天下的大事,一定从细小的地方开始。
【题解】
要做极难的事,应当先从浅易处入手;要实现宏大的事业,一定要先从细微处开始。这是一切事物发展进程中不可绕开的普遍规律。
【延伸阅读】
告休暇景,公务余闲,学以润身,必资宏益。谯周⑤云:“圣人学之于天,君子学之于圣。”又云:“进者犹行也,朝发而异宿矣;益者其犹取菜乎,勤则顷筐盈矣。”家中经史不能周足,但能阅市,恒有贱书。假如数万青蚨⑥,才当一马之值,堪得数千黄卷,便为百代之宝。凡人皆知市骏马,悦轻肥,而莫肯市书,见近识小。《淮南子》云:“家有三史无痴子。”可不勉欤!
——(唐)李恕⑦《戒子拾遗》
【注释】①休:休假。②暇:闲暇。景:光景。③润身:语出《大学》“富润屋,德润身”,意思是使自身美好。④资:供给,资助。⑤礁周:三国时蜀国学者。⑥青蚨(fú):铜钱。⑦李恕: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唐代名李恕者有三人,一为陇西郡李晟之子,曾任光禄卿,余二人皆赵郡人。
【题解】谯周说:“不断进步的人就像旅行一样,从早晨出发到晚上停下来,就已不在原来的起点了;善于增益的人就像采摘菜蔬一样,只要采摘不停,箩筐就自然堆满了。”这说明只要肯学,就能有收获。李恕提出了一组鲜明的对比:假如用数万枚铜钱,不过购买一匹马,却能够买得数千卷经史之书,可以成为百代传家之宝。但是,世人一般都不惜重金购买骏马、华服和佳肴,唯独不肯买书,这是见识不高、目光短浅的表现。以上两例形象地说明了:学习是一件十分有益且比较容易做的事,那些不爱学习的人实在是一种打错了算盘的短视行为。
今日记一事,明日记一事,久则自然贯穿。今日辨一理,明日辨一理,久则自然浃洽①。今日行一难事,明日行一难事,久则自然坚固。涣然冰释,怡然理顺②,久自得之,非偶然也。学问功夫全在浃洽,涵养蕴蓄之久,左右采择,一旦冰释、理顺,自然逢源矣。
——(南宋)吕本中《童蒙训》
【注释】①浃(jiā):通,透。洽:和谐,融洽。②怡:和悦,愉快。理顺:顺通道理。
【译文】今天记下一件事,明天又记下一件事,久而久之就会自然贯穿起来。今天辨明一个道理,明天又辨明一个道理,久而久之就会融会贯通。今天办一件难事,明天又办一件难事,久而久之,自己的学识就益发坚固。只要坚持学习,时间久了,心中的疑问就会涣然冰释,阻塞难通之处就会怡然理顺,就会自得于心,这不是偶然的。学习的功夫就是吃深吃透,不断涵养、积累,时间长了,有朝一日就会产生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效果,这时候,自然就能达到深造自得、左右逢源的境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