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闻谢而愧

(2014-03-17 08:56:12)
标签:

于事无

有的人

锦旗

常态

都会

时尚

分类: 散文随笔
    在人们的印象里,群众给领导机关的干部写感谢信、送锦旗之类的事屡见不鲜。而作为感谢信和锦旗的接受者,几乎是无不闻谢而喜——喜的是自己做的事情于群众有功终获承认,喜的是自己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也有的人却明显是另一番感受:闻谢而愧。

  愧从何来?一则觉得给群众办的事,只是职责范围内的事,不但该办,而且应当早办,因办得不及时而深以为愧;二则虽然办了好事,但群众谈起来还对办事的部门和干部以“他们”相称,并没有当“自家人”看待,因群众与自己还隔着一层而惭愧、遗憾。

  中国的老百姓是质朴的,也是容易满足的。干部为他们做了哪怕是一点小事,他们都会称谢,都会感恩。如果你闻谢而喜,以致乐不可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就会真的把自己当成有恩于群众的恩人,使自己永远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像有些人供奉的神位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人们的供奉。

  相形之下,倒是闻谢而愧令人耳目一新。为群众做了好事,群众在感谢之余,还有赞扬的评价。这对做了好事的干部无疑是一种褒奖和认可。被感谢的干部非但不喜滋滋、乐开怀,而是从感谢声中找出不足,进而为自己没能把好事做圆满、做到位而愧疚。可以想见,人的品格会在“知不足”中升华;干部为群众服务的境界会在“知不足”中提升。

  如何实现为民服务的常态化,如何在常态化的为民服务中时时想着人民,并能做到“闻谢而愧”,这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该多考虑、多研究、多解决的问题。不然,光是“愧”,总是“愧”,也于事无补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