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宵节是个红火喜乐的节日

(2014-02-14 07:03:26)
标签:

唐诗宋词

物质

人伦

男女

青年

分类: 老年天地

在我国,元宵节是个红火喜乐的节日。

元宵的本意不是食物,而是时间名词时辰的特指。上元,即新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一年明月打头圆指夜晚,所以元宵原意专指正月十五的夜晚。

在传统社会中礼制森严,年轻女孩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更不能自行选亲,而按照民俗元宵节可以结伴出游赏灯。借赏灯可以自己物色对象,元宵节赏灯给予了古代年轻男女自由相识的机会,由此,形成了元宵赏灯约会的传统。正如欧阳修诗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是对元宵的浪漫描写,辛弃疾也在《青玉案》词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道破的也正是元宵夜青年男女的美妙心境。古人那种或密笺赴约定情,或互赠诗帕传情所表达的传统矜持风俗,极具东方婉约、曼妙、含蓄、内敛、魅力丰富的纯洁之情,凸显出元宵月夜的东方色彩。

    在古人那里,吃元宵只是元宵节的极小部分,游庙会、闹社火、逛花灯、猜灯谜、放鞭炮……可谓绚灿至极丰富多彩。对于闺秀们最勾魂的则是出门,出门是为了观灯,观灯更为观人,观人是为传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元宵节定情传情别情一见钟情甚至偷情的写照。至于元宵节的起源,只能说是由于源远流长,已无从查考。而最常见的则有汉武帝在甘泉寺祭祀燃灯彻夜不熄之说和源于佛教故事之说。

    中国当代人的现实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节庆与日常生活的区别越来越小,从而使节日的独特性与神圣性日趋淡化。元宵节的许多历史元素已在今天缓慢消失,恋爱自由早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不争事实,诞生并定型于传统农业文明时代那些丰富繁杂的元宵节习俗如今已被简化为“吃元宵”的单薄记忆,而仅仅剩下“吃”,丢掉精神上的厚重内涵,从而造成今天元宵的主题必然疏离青年人的精神需求。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是综合性的,缺少突出单项人伦主题的节日。我们千万不能为了“保护”传统而让我们的节日风俗在行进的道路上越走越窄。时代变了,缺少了与时俱进的脚步,缺少了创新的形式,必然会缺少生气。元宵节是古老的也应是现代的和时尚的。不应被过度商业化和消费化,不能让奢靡的物欲碾碎精神的圣洁,真正的节日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精神的丰富。我想,如果过元宵节能读读那些唐诗宋词,也许会使我们的元宵节更加醉人和多彩。                                                         (戚平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