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进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

(2014-02-10 21:32:27)
标签:

新篇章

老字号

只有

是一种

至关重要

时尚

分类: 散文随笔
     城镇化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未来中国将从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走向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而文化是一个城镇是否拥有特色的灵魂,城镇化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我们知道,现代工业文明追求标准化,这就容易导致城市建设的千城一面,结果是我们城市发展总是缺少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有特色的东西。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凸显文化特色至关重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只有文化的浸润,城市才能彰显其特色与气质。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推进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即将文化元素、文化脉络融入城镇建设与规划之中,让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共同凝结为城市的文脉魂魄,融入城市形态当中。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也有其完整的生命历史。“城市记忆”指的是一个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人文价值的历史记录。作家冯骥才曾指出:“任何城市的文化都是一个地域人们审美积累的结果,是历史不断积累形成的,而不是某些人就能决定的。”沿着一座城市的片片记忆,人们才能返回岁月沉积的深处。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与付出,让一座城市像人一样,经历着从胚胎、童年、青年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并通过地名、老街、老建筑等形式定格下来,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人文阅历以及独有的个性和身份。

    乡愁作为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传达着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一座城市仅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够的,因为如果任由浓郁商业因素的蔓延,会对人们的文化乡愁造成毁灭性侵蚀,“白云在清空飘荡,人群在都会匆忙。”在忙碌中人们对生命的完整记忆被撕扯成碎片,进而让人们不由发出“城市是埋葬乡愁的坟墓”的感叹。

    今天,我们“新型城镇化”的历史实践,应该视为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成长过程。城镇化不能忽略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培育,不能演变成“造城”运动。当城镇日新月异崛起的时候,千万不能步入特色模糊、文化缺失、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病”泥淖中,陷入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任何一座城镇的变迁,都应该有自己的春夏秋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应该能够让城镇中的每个人在享受着新生活的同时,又能够通过老街、古建筑、老字号等与流逝的生命岁月相衔接,唤回人们温暖的文化记忆。一座城镇的美好不仅在于它能够带给人们多少今天的温暖,更在于能够留给人们多少关于昨天的记忆和对于明天的憧憬。一座城市在光阴的悄然前行中所留下的痕迹,聚集起来便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世界。

    “新型城镇化”进程既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也会让每个人经历文化的成长。笔者以为,一座理想的城镇不应该失去“个性”,丢掉“味道”,除了它的光鲜外表和富有活力的经济之外,更应体现在它的文化氛围、它的从容生活、它的优雅开放、它的人文情怀、它的居民表情之中。时光不歇,生活不止。人类的城镇化发展历史理应注入中国人的文化智慧,在向现代化城镇的行进中,让我们留住文化记忆,在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中着力铸造城镇之魂,谱写有特色的城镇化新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