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汗马功劳

(2014-02-05 07:15:05)
标签:

深山

晋文公

得了

成了

私家

分类: 知识窗

  汗马功劳,原指战功,后泛指功劳。汗马:马累得出了汗,比喻征战中的马匹吃苦耐劳,立下战功。此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史记》中的两个故事,使“汗马功劳”的说法绵延下来,使用至今便成了家喻户晓的成语。一是《史记·晋世家》中晋文公的故事: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曾流亡国外十九年之久,后来回国做了国君,称霸一时。他回国即位之初,对随从他流亡的人员论功行赏。有个小臣名叫介之推,没有提出自己有什么功劳,也不求赏赐,躲到深山里隐居起来了。另一个小臣名叫壶叙,见三次行赏都没有他的份儿,便对晋文公说:“君行三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晋文公当即把行赏的标准向他说明:“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箭矢炮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我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

  再看《史记·萧相国世家》中一段有关“汗马之劳”的故事: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分封有功之臣,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于是封他为“酂侯”。有些功臣不服气:“我们在战场拼着生命与敌人战斗,而萧何只会耍笔杆、发议论,没有任何汗马之劳,为什么封赏反在我们之上?”刘邦问:“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文武大臣齐声答道:“知道。”刘邦继续说道:“在打猎时,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命令狗去追杀的却是人。你们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而萧何才是真正的有功之人。更何况,萧何让他家族中的几十名男子都为我一同出力,而你们大多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两三人就算很难得了。所以,他的功劳是怎么也抹杀不了的!”大家听后,便谁也不说话了。

  其实,功劳何尝离得开汗马?赤兔,三国时期吕布的坐骑。《三国志》中吕布数十骑破张燕万余精兵,除了吕布的英勇善战,赤兔马同样有着极大的功劳。其后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还不是凭着那匹骁勇神奇的赤兔马吗?《三国演义》描写:一次刘备遇难,骑着他的良驹——的卢马逃跑,危急之时落入檀溪中,的卢马一跃三丈,带刘备逃出险境。至于“安史之乱”的潼关大战中,“昭陵六骏”忽然杀出击退叛军的故事,虽是传说,却可见人们对屡立战功的宝马的崇拜。

  提起“汗马功劳”,我眼前浮现出木兰替父从军的飒爽英姿。儿时读《木兰辞》,不知怎的,对下面这几句印象尤深:“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脑中现出的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是何等飒啊。她替父从军骑着高头大马奔赴战场,胜利后不贪皇赏,只想骑上骏马快点回到父母身边。每此想起这几句,都会为之振奋,激情不已。

  马年到了,我愿意为本命年的朋友们送上祝福:今年出生的娃娃叫小马驹儿,健康可爱;12岁的叫童马,少年勃发;24岁的马正值青春年华,昂首踏上征程;36岁和48岁的马,吃苦耐劳,砥柱中坚!至于今年即满60岁的马,我们由衷地向他们说上一句:汗马功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