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小史
(2014-01-31 22:41:17)
标签:
戚平然芬芳古风腊梅十里 |
分类: 知识窗 |
相传,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当时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煮熟剁碎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又作“胶耳”),煮成“祛寒娇耳汤”,给百姓治疗冻耳。故许多地方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并有“冬至不端饺子碗,
三国时期称饺子为“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宋代为“角儿”,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始称“饺子”。
根据文献记载,春节吃饺子的习俗明代时已出现,到清代,已被固定为老百姓广泛认可的民俗。
如今,生活富裕的人们可以天天吃饺子。过年在家吃,去拜年也要吃。顿顿饺子也“搅”得人们有点招架不住。一直都是“香饽饽”的饺子,也在慢慢向“多变和养生”转型。
70年代末,百年老字号饺子店德发长始创了“一饺一型,百饺百味”的饺子宴。金鱼摆尾、彩蝶飞舞、石榴花开、秦岭果香……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由饺子展现出来,别是一番风味。
不仅如此,顺应四季节气的变化节律而研发出来的二十四节气饺子,选用每个节气里最先生成、最具营养的动植物作为馅料,制做成适合不同节气食用的时令饺子,也受到人们的欢迎。
前一篇:春节话马
后一篇:福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