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的兴亡,与李斯有很大关系,他的那封《谏逐客书》,总结了秦国重用客卿、变法图强的历史经验,实际上提出了不论国别、用人唯贤的总方针,李斯还建议用威逼利诱手段离间诸侯,秦王嬴政采用他的计策,仅用二十余年就兼并了天下。其后,他又想出了废除分封、搞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以及鼓动焚书愚民等点子,巩固了中央集权。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李斯:斯虽出荀卿之门,而不师儒者之道,治尚严急,然于文字,则有殊勋,……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年轻时在楚国某地当公务员时就说过: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他想学仓鼠过好日子本无可厚非,但由此也可知他根本没有是非观念。
他拜荀子为师,学成后到秦国游说秦王,这如同观棋者为优势方支招,说到底是投机,与同为楚人的屈原无法比肩。
他的同学韩非被其所害,原因是韩非学问更高。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对韩非的赏识令李斯妒忌,由此可见其心胸狭隘。
他的富贵梦随着秦国诛灭关东六国的脚步而实现,他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他没有野心,他只是贪图禄位。他也曾认真思考过: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但他毕竟是学老鼠起步的,民间戏说老鼠会算命,但撂爪就忘。秦始皇死后,大野心家赵高阴谋作乱,李斯本可轻易阻止,但他患得患失,首鼠两端,被赵高抓住心理弱点,竟然饮鸩止渴,助纣为虐。到头来自己也被赵高算计,遭灭门之祸,大秦王朝也二世而亡。
李斯有才,在大秦王朝无疑属于精英人物。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与李斯类似的精英人物仍大有人在,别看他们高官厚禄,但在贪念私心驱使之下,其危害足以颠覆国家命运,至于平民百姓,从来都是他们利用和愚弄的对象。
可见干部德与才的评说,尽管是老生常谈,仍有必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