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善其身

(2014-01-18 08:13:50)
标签:

时间与空间

伦理道德

羞耻

集体

太平

分类: 散文随笔
    古人倡导 “见贤思齐”,见到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一句话,凡是好人好事好风尚,都要将其当作自己思维和行为的榜样。这是要求人们敬慕、效仿、扩展积极因素,以求人心向上向善,从而和谐太平社会。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社会生活也存在“恶”的一面,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或许“恶”的思维和行为还可能一时成为“时尚”,被一些人认为那也是一种“本领”,一种“荣耀”,如有人特别会拉关系走后门;有人擅长投机取巧损人利己;有人溜须拍马青云直上;有人花公款挥金如土而从不心痛;有人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应当大大提倡一种“独善其身”的精神。正直的人,对善恶是非总要心中有数,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守住人格底线。切不可不辨青红皂白地随波逐流。

    说到“独善其身”,想起了清末爱国将领林则徐,他在社会和官场世风日下的大环境中,却给自己制定了“十不益”格言,以求自尊自律: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林则徐能在污泥浊水的包围中自尊自律,保持自洁,是他理性能力达到了完善的一种表现,也是他持久地与享乐贪婪斗争的结果。

    大凡能做到“独善其身”的人,总是那些知道羞耻,懂得要脸的人。羞耻是人们道德品格修养的源泉。在一切违背法纪的事物面前,在一切有悖伦理道德的行为面前,害羞或由衷地怀有一种耻感,这或许是一个人走向罪恶的最初或最后的一道防线,它可以帮助人们最终远离某些卑鄙的行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的:“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不知廉耻,不辨真善美与假丑恶,就像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不知道什么叫“行为规范”,什么都可以不做,亦什么都可以做。

    讲“独善其身”,说到底还是讲人要有自尊。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给自己画一张像,画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论是集体行为或是个人单独活动,只要是卑劣之事,违背法律和良心之事,君子必慎其独也。面对不义之财,不仁之事时,不眼馋,不手痒,不受诱惑,勇于保持光荣的“孤立”,可谓“独善其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