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陶渊明的婚姻相当不幸。他先后娶了三位妻子,前边那两位,都因病过早地离世了。最让人注目的是陶渊明的第三任妻子——翟氏。
大量文献都记录了翟氏是一个和陶渊明一样安贫守节的人。李延寿在《南史·隐逸传》当中记载:“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可是,在陶渊明诗文中,翟氏又成了另外一个形象,“恨室无莱妇,抱兹苦心。”意思是,自己常恨家中没有“老莱子之妻”那样能通情达理的妻子来宽慰,所以,只有自己抱守着这片苦痛。
到底哪个版本才是翟氏的真面目呢?斯人已逝,只能猜测了。陶渊明虽然属于没落贵族,但应该还是有些家庭积蓄的。起初,隐居的时候,陶渊明的物质生活应该不错。后来,因为农田受灾,房屋被烧,加之陶渊明自身实在不能种田,日子也就越过越穷,甚至有一段时间,他们曾寄居在船上,过着以舟为家,靠人接济的生活。
人的思想充满了变化。先前,翟氏对丈夫隐居的支持是出于真心,但是,当真实的生存状态摆在面前的时候,她动摇了。陶渊明对家庭缺乏责任感,陶家上下,老老小小十来口人,都靠翟氏一人照料,加之繁重的田间劳作,她几乎快承受不住了。这个时候,老婆埋怨丈夫两句也是正常的。如果妻子也和陶渊明一样率性,陶渊明怎么可能隐居二十余年,一定早就饿死了。
可能,陶渊明并不理解翟氏。他太率真了,他向往的是,幽幽南山,和妻子采菊东篱;月朗星稀,他和妻子荷锄而归。但他似乎不明白,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想隐居都不成。
又想到了苏格拉底的妻子,那是位著名的“悍妇”。可是,当初她嫁给苏格拉底的时候,一定是位娇羞的姑娘,因被苏格拉底的才华所吸引,便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可是,苏格拉底任何家务事也不管,终日街上免费授徒。于是,苏格拉底的妻子对丈夫越来越不满,最终她成了悍妇。
翟氏没有成为悍妇,这可能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但翟氏亦不是先前的翟氏,她开始抱怨,也开始不理解。
陶渊明嗜酒,常大醉于友人之家。当陶渊明与三五伙伴痛饮之时,那位在家里殷切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已经不像“老莱子”的妻子,也不同于“黔娄之妻”。她和苏格拉底的妻子一样,只要那种平凡的幸福。可是,这些幸福陶渊明反倒给不了,陶渊明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陶渊明是一个为自己的心灵而生活的古代文人。遇到陶渊明,是翟氏的不幸;幸运的则是陶渊明。
如果没有翟氏,陶渊明后期很难创作出清新质朴、平淡自然的诗。恰恰是翟氏任劳任怨,为陶渊明的艺术天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现代人应该感谢翟氏,尽管她可能并不真正理解陶渊明,然而,是她陪伴陶渊明走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毋庸置疑,她心里深深爱着她的意中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