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杂文

(2013-11-19 21:16:08)
标签:

漫话

直觉

境界

材料

高楼

时尚

分类: 散文随笔
    读杂文,主要看这样三点:一构思,二语言,三“干货”。构思,关系着杂文的新意,而避开陈陈相因;语言,看作者的基本功力,因为一切文体创作的手段和材料,都必须依靠语言;所谓“干货”,指文章内涵盖的内容,而不是观点和现象的雨过地皮湿,显示作者的学养。也就是说,第一点代表着思,第二点代表着力,第三点代表着识。第一点关乎角度,第二点关乎力度,第三点关乎厚度。

  当然,杂文本身的价值和魅力,在于批判精神和问题意识所具有的锋芒。但我以为,这样的精神和意识,应该如鱼得水,血肉相融一般,丰满而生动地体现在文章当中,而不只是货卖一张皮,只剩下观点,或者仅仅靠批判而闪光。在这样理想境界的杂文创作中,鲁迅先生确实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确实离鲁迅先生还有距离。

  杂文既然属于文学创作的一种样式,就必须遵循文学创作规律所属的路线和原则,让杂文成为文学,而不是社论、时评,或网络上一般泛泛的“拍砖”。杂文的创作,应该和小说散文等其他门类的文学创作一样,经历从思想到感情,从构思到语言,从路径到结构,从经验到体验的锤炼过程,从而完成杂文这一特殊文体的形式的创造,让杂文这一别致文体,能够成为克莱夫·贝尔早就提出过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因此,尽管当前杂文创作表面乱花迷眼,报纸和选刊杂花生树,却一直觉得离杂文创作的理想境界依旧很远,总有一种不满足之感。

  说到这里,想起放翁诗句“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我以为,杂文的创作,要自觉不为世风所惑,努力独辟蹊径,往尽善尽美努力,这样的杂文才值得一读并品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话感恩节
后一篇:论好风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