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藩篱”与“樊篱”

(2013-11-13 23:27:09)
标签:

色彩

字面

笼子

竹木

长城

分类: 知识窗

    “藩篱”与“樊篱”尽管读音相似、意义相近、词性相同,但在实际运用中,它们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    1.读音与词义不同

   从字面来看,“藩篱”与“樊篱”的区别在于“藩”和“樊”:二者相同点是都有“篱笆”之意;不同点是“藩”还有“屏障”的意思,“樊”还有“关鸟兽的笼子”的意思。“藩篱”一词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版本)中被释为①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围栅。如《南史·韦传》:“所至顿舍,修立馆宇,藩篱墉壁,皆应准绳。”亦作“蕃篱”。贾谊《过秦论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此引申为屏障之义。庚信《哀江南赋序》:“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②比喻艺术境界。如蔡宽夫《诗话》:“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惟义山一人而已。”

   “樊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篱笆,比喻对事物的限制。如冲破旧礼教的樊篱。《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3日社论《让改革旗帜在中国道路上飘扬》中就有“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的句子。

   对以上释义有例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词义差别:“藩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形象的客观存在的实物“篱笆”的门户或屏障;“樊篱”是指概括的、理性的、抽象的主观能动(一般多指思想、观念方面)的虚物“篱笆”的限制和束缚。

   2.感情色彩不同

  “藩篱”一般情况下是中性词;“樊篱”多用在反面语境中,故贬义色彩强烈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