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重视修身

(2013-09-24 18:01:43)
标签:

那个人

你能

尽可能

平天下

社会规范

时尚

分类: 散文随笔
    在中国古代,儒家特别重视修身,《大学》中一段话,人们都很熟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最后一句话说明,“修身”是这段话的关键。经由修身,进入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公共生活领域。一个人唯有经过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也说得很清楚,上自尊贵无比的天子,下至平凡普通的士、农、工、商,都应以修身为本。

    提到修身,现代人难免撇嘴。太陈腐了吧?现在是21世纪,是自由的时代,是个性解放、人性张扬的时代,也可以说,现在是性解放的时代,修什么身?修身就是束缚个性,妨碍人的创造性。中国人就是吃了修身的亏,不敢乱来,所以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性。

    然而,修身是非常重要的。修身为什么至关重要?对于修身,古人有很多精彩的讨论,现代人因为看不懂那些词汇,难免有很多无聊的误解、浅薄的曲解。讨论修身的诸多论述听来玄虚,但用现代语言说,修身其实是控制生命风险的智慧。

    生命充满偶然性,生命的过程充满风险。人置身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为了生存,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而运用自己所能掌握的各种资源,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其中充满风险。尤其重要的是,对于我们可能遭受何种风险,我们完全无法预测。一个我们完全不了解的人,可能从某个我们完全预料不到的角度,与我们发生关系,其中包括伤害我们。

    修身是控制风险的唯一有效策略。外面的世界,其他人,其他事,甚至于制度,都不是你能控制的。人唯一能够充分把握的,就是自身。因此,控制生命风险,唯一方便入手的地方,就是自身。

    《孝经》“天子章”说:“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唐明皇注释说:“天子虽无上于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唐明皇深知这个道理,但他可能没想到,自己就是因为没有“谨慎其行”而惹了大祸。他与杨贵妃卿卿我我的时候,恐怕绝料不到,有一天,胡儿会横扫长安。我这不是证明所谓的红颜祸水论,只是说,即便天子,也必须修身。

    实际上,社会地位越高,越有必要修身。社会地位越高,行为不当可能遭受的损失越大。

    儒家讲的修身,不止于修心,而包括身心两个部分。那么应当怎样修身呢?

    首先,精神保持在整齐、严明的状态,此即心正。修身不止于修心,但以修心为基础。《大学》专门讨论这一点:“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正心的关键在控制激情,愤怒、恐惧、喜好、忧患是人常见的四种激情,它会搅动心灵,让人无法冷静、理性地观察周围的世界,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采取不恰当的行为。

    其次,衣冠端正。得体的衣冠可以塑造良好的形象,从而避免风险。而衣冠不端正,必然有损自己的社会影响力,降低自己的价值,甚至可能招来祸端。

    再次,待人接物的行为举止合乎社会规范,也即行为端正。行为不端正可能带来风险。比如,在某个场合,你不经意间怠慢一个人,那个人就可能记恨你一辈子,并在某个关键场合报复你。

    修身就是始终按照社会公认的规则对待所有人。礼就是自发形成的人际交往规则。礼的本质是“自卑而尊人”,依礼与人交往,别人就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感受到了你的尊重的人,也一定会尊重你。由此,双方形成合作关系,互惠地实现各自的目标。反之,一味张扬个性,我行我素,很可能冒犯别人,结果难以预料。

    总之,修身的目的是人从内到外,整体上处在一个端正的状态。从行为上看,就是孔子对颜回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尽可能这样做,就可以控制生命的风险,而比较确定地生活。这样的生活并不枯燥、古板,在知识、文化、公共事务领域,同样可以过上丰富多彩而令人尊敬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