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适,浪荡子回头

(2013-08-01 14:47:31)
标签:

数年

好朋友

恩师

代数

日子

分类: 旧事窗

   胡适年轻时写了一首《岁末杂感一律》诗:客里残年尽,严寒透画簾。霜浓欺日淡,裘敝苦风尖。壮志随年逝,乡思逐岁添。不堪频看镜,颔下已鬑鬑。
  这首诗,真实地刻画了一个上海滩十七八岁的浪荡子,前途无望,颓废落寞的穷酸样儿。
  那时的胡适,就像他在《藏晖室日记》中所写:“我们打牌不赌钱,谁赢谁请吃雅叙园。我们这一班人都能喝酒,每人面前摆一大壶,自斟自饮。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又到叫局,从叫局到吃花酒,不到两个月,我都学会了。幸而我们都没有钱,所以都只能玩一点穷开心的玩意儿:赌博到吃馆子为止,逛窑子到吃‘镶边’的花酒或打一场合股份的牌为止。有时候,我们也同去看戏……我那几个月之中真是在昏天黑地里胡混。有时候,整夜地打牌;有时候,连日的大醉。”
  胡适,在这段日子里,吃喝嫖赌,几乎五毒俱全。有人根据胡适日记中统计:在59天内,打牌16次,喝酒14次,进戏园、捧戏子19次,逛窑子嫖妓女10次。几乎每天都是这一套。直到有一天,喝得酩酊大醉后,被巡捕房关起来,罚了五元钱后,胡适才感到万分懊悔。

   胡适家中日渐困难,父亲的生前产业,在上海开的茶叶店早就资不抵债,转给了债权人。胡适的生活费、学费来源几乎断绝,家中的老母亲还得靠他赡养。想到自己的堕落,想到含辛茹苦的老母亲,胡适想起老师王云五劝他的话:离开他那帮狐朋狗友,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命中幸运,正巧赶上庚子赔款公派留学,第一批已经赶不上,胡适决心考第二批。可是,穷的连蚊帐都买不起,连学费都得自己兼职教课,都还欠下一屁股债,咋上京赶考?
  幸好这时遇到了他的两个同乡:许怡荪和程乐亭。好朋友许怡荪,力劝胡适摆脱一切去北京报考,还答应代他筹措经费。程乐亭也来了,当下慷慨解囊赠送胡适二百块银圆作路费,支持他北上应考。他的同族叔父胡节甫更是爱才如命,也答应为他筹款并照顾家里母亲的生活。
  从此以后,胡适一改放荡生活,一门心思读书。这时他的老师王云五更是十分支持他去报名应考,而且还十分热情地帮助他复习代数、解析几何题。胡适安心读了两个月的书,然后顺利北上,参加留美考试。
  胡适对恩师王云五、同乡和族叔是旧恩不忘。1912年,王云五由胡适推荐到商务编译所工作。族叔胡节甫因生意失败逝世后,胡适支款,悄悄地为胡节甫原配夫人开了一个折子,每月取息,以作她养老之用。后来,胡适还负担了胡节甫孙子在吴淞中学求学的全部费用数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