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作书画不乱钤闲章
(2013-07-31 11:04:08)
标签:
中大名句常用北方人个人杂谈 |
分类: 老年天地 |
书画评论家素有“文人书画钤印纷杂”的议论。其实,文人书画多钤印,有“钤印满笺如落花”的毛病,也须作点具体分析。只要是真正崇尚清雅的文人,写字画画,重在表述文学情趣,未必花费心思去搞那些诱人眼珠的噱头,甘冒乱印伤眼的风险。依我看,钤印倒有些像在女人脸上点美人痣。点一下,可能有人会认为美人痣很美。如果点得满脸都是,绝对是丑。”
当今文人汪曾祺先生作书画,就不乱钤闲章。书房案头常备“人书俱老”和“岭上多白云”等朱文闲章,有时取出一二,在刚画好的画上比试比试,想想又放下不用,自个儿一乐。问何故,答曰:“我一向反对‘插队’,图章也随我。不合适,决不乱插,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他说的“插队”,即排队不按先后顺序的强行插入,北方人叫“加塞儿”。书画闲章本作点缀,如果印语精警又钤印位置恰当,可收崭然点醒之妙。倘若钤盖不到位,横盖竖插,满幅落花,效果适得其反,亦是添乱。汪先生不乱钤印,取决于他崇尚清雅朴素的审美眼光,足见其高明。
大约是壬申(1992)年初,《中国作家》拟发作家书画,选刊了汪曾祺先生一幅画,邀请他写几句有关“作家画”的话。汪先生写了一首五言古风:“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或时有佳兴,伸纸画芳春。草花随目见,鱼鸟略似真。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此诗配画,真挚如同老友对面话语,亲切动人。诗结尾有两句借用了南朝齐梁隐士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的名句:“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汪先生一向对这位才学富赡,不媚权贵并耻与丑俗同流的学者由衷佩服,特别喜爱这首小诗,常用的朱文闲章“岭上多白云”印语即出于此。他说“一个人一辈子留下这四句诗,也就可以不朽了。我的画,也不过是一片白云而已”。
丙子(1996)年冬,汪先生曾以行草横幅书七十二岁所作《岁交春》七律,引首即钤着“岭上多白云”。笔者请教“何以在古稀感怀的吟墨上选用此印”,先生答曰“休得小看这五个字,个中大有清气清骨”。
当今文人汪曾祺先生作书画,就不乱钤闲章。书房案头常备“人书俱老”和“岭上多白云”等朱文闲章,有时取出一二,在刚画好的画上比试比试,想想又放下不用,自个儿一乐。问何故,答曰:“我一向反对‘插队’,图章也随我。不合适,决不乱插,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他说的“插队”,即排队不按先后顺序的强行插入,北方人叫“加塞儿”。书画闲章本作点缀,如果印语精警又钤印位置恰当,可收崭然点醒之妙。倘若钤盖不到位,横盖竖插,满幅落花,效果适得其反,亦是添乱。汪先生不乱钤印,取决于他崇尚清雅朴素的审美眼光,足见其高明。
大约是壬申(1992)年初,《中国作家》拟发作家书画,选刊了汪曾祺先生一幅画,邀请他写几句有关“作家画”的话。汪先生写了一首五言古风:“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或时有佳兴,伸纸画芳春。草花随目见,鱼鸟略似真。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此诗配画,真挚如同老友对面话语,亲切动人。诗结尾有两句借用了南朝齐梁隐士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的名句:“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汪先生一向对这位才学富赡,不媚权贵并耻与丑俗同流的学者由衷佩服,特别喜爱这首小诗,常用的朱文闲章“岭上多白云”印语即出于此。他说“一个人一辈子留下这四句诗,也就可以不朽了。我的画,也不过是一片白云而已”。
丙子(1996)年冬,汪先生曾以行草横幅书七十二岁所作《岁交春》七律,引首即钤着“岭上多白云”。笔者请教“何以在古稀感怀的吟墨上选用此印”,先生答曰“休得小看这五个字,个中大有清气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