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时期射阳人陈琳

(2013-07-02 17:24:54)
标签:

三国时期

极品

孔璋

文化中心

书记

杂谈

分类: 知识窗
    宝应的射阳历史上是重镇。汉魏六朝时期宝应境内曾设置射阳县、平安县和东阳县,射阳县历史影响最大。三国陈登在此任职,在县西筑堤防洪,后又重浚邗沟,新凿夹耶渠,兴修水利,开发农田。射阳日益兴旺发达,成为当时广陵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宝应历史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在中国文化史上,这里出了几个有影响的人物,都和曹操、袁绍有过从,而且都是反对袁绍暴政的。一是臧洪,二是陈容,二人因反对袁绍英勇就义。二人殉难后,射阳父老景仰他们的高风亮节,建造了“臧陈烈士祠”,有书将此陈误为陈琳,大谬矣。清代时,宝应探花冯煦亲书“臧陈旧址”,其石额至今依然竖立在古镇射阳的城门上。四字若蹲猊,雄壮、雅健,非大手笔而无此风。

    三是陈琳(字孔璋),宝应射阳人。其时天下大乱,陈琳避难于冀州,先后在何进、袁绍部下为吏。因长于文字,所以袁绍使典文章,任常管书记。袁绍讨伐曹操,为师出有名,恭请陈琳写檄文,陈琳欣然命笔,成《为袁绍檄豫州》,全文1471字,笔锋犀利,气势磅礴,声讨曹操语语中的,字字珠玑:“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为进一步表曹操出身微贱,还抖出其父是时人所鄙宦官的底子:“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可谓用笔如刀,峭劲逼人,成为檄文中的极品。

    曹操见到檄文,虽不能不气,但对陈琳礼遇,竟然“怜其才,而赦之,命为从事”。陈琳去世后,曹操下令厚葬,归葬家乡宝应射阳。陈琳著有《陈孔璋集》十卷,可惜今已散失。其《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全篇构思独特,诗歌纯以对话方式写成,因丈夫服劳役而长期夫妻分离,丈夫忍痛要妻子改嫁,而妻子情愿为夫苦守,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的作品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