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借书
(2013-06-21 19:57:43)
标签:
问题
出版社
季先生
详情
图书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说:“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智慧的宝库。”其实,他就是一位靠读书成为大学者的人,“藏书已经发展到填满了几间房子”。沈从文先生也爱读书,收藏图书也十分可观。两位先生不同的是,季先生收藏图书只供自己看,不外借;而沈先生却乐于借给别人阅读和使用。因为常有人借阅,沈先生在每本书前都写上“此书可借,使用后盼能见还,望莫冻结在私人手中,便于供大家使用。”
“借书一痴,还书一痴。”借书的痴子不少,还书的痴子无多。无奈,沈先生只好书生气十足地向借书者索要,有时,甚至自己掏腰包出钱作为回报。1977年,沈先生致函姚雪垠索书之举,就是一例。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沈从文主持《大公报》副刊时,姚雪垠经常向该报投稿,二人便有了文字之交。1973年春,正在创作《李自成》的姚雪垠,曾致函好友徐盈,谈到历史小说创作的细节考证问题,拟欲向沈从文请益。同是沈从文好友的徐盈,将此意转达给沈从文。
沈从文虽未得到姚雪垠的信函,还是热情真诚地给姚雪垠写了一长信,并提供大量珍贵资料,其中,就包括“东北博影印”旧图《满洲实录》四大册。此图册写清兵入关作战各个重要战役场面,画面虽比较简单,但图像情景还是极重要,比较接近明末战况。
姚雪垠移居北京两年后的1977年5月16日,沈从文又给姚雪垠一信。他在信中把详情告诉给姚雪垠,说他欲借用的图书,朋友们已还回来了,“兄若还要看看,盼来示告一时间,弟即可在指定时间内,去东堂子胡同工作室相候。”信的另一内容,是向姚索书。“出版社上次退还的《满洲实录》一函,内中缺少一册,盼能为问下落。”为了收回此书甚至提出,“弟出一点钱,给出版社保管这份材料的人,作为找回报酬。”又再次强调,“主要还是便于以后别的朋友借用,因弟的所有图书,多从大家便利着想,从来不作个人私有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