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当有温

(2013-06-15 18:41:03)
标签:

孔子则

体温

人际

暖意

本钱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人,皆有体温。体温之温,不仅是生命的标志,更是生活的本钱。有了这个本钱,事情可出彩,人际可和谐。这个本钱就是:做人当有温。
 
  做人当有温,就是做人有温度,为人有暖意。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世上万物,无温不生;人间万事,无温难和。正因为如此,人见人喜的“温和”也好,“温良”也罢,都离不开“温”打头;人见人爱的“温厚”也好,“温文”也罢,都少不了“温”领先。可以说,世无温,难美;人无温,难惠。
 
  《论语·宪问》载,当年,有人问孔子,子产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他是个宽厚慈爱的人。”又问,子西怎么样?孔子连连说:“他嘛!他嘛!”没有正面回答。又问,管仲如何?孔子则答:“他是个人才。他剥夺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的封地,使伯氏终身吃粗粮,但到死他也没有怨恨的话。”足见,孔子评价人,对进行改革,使国之富强的郑国大夫子产,是肯定的;对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的宰相管仲,是赞美的;而对辅佐楚昭王,政绩不佳的楚国令尹(宰相)子西,是看不上眼的。只不过,这种“看不上眼”,并非用冷言讽之,更非用秽语辱之,而只是借用了当时之人表示轻视的习惯语言:“他嘛!他嘛!”(“彼哉!彼哉!”)这种作法,值得深思。这说明,做人当有温,不仅表现在胸中有分晓,而且表现在语言存浑厚。
 
  一个人,能否胸中有分晓,可看出价值取向、思维水平;能否语言存浑厚,可看出胸襟走向、道德水准。在当今每人皆有“麦克风”,随时都可发出声的互联网时代,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不能认为,有了“麦克风”,自己就可无约束。论事,不能用情绪,只“愤青”;论人,不能图痛快,只“搜索”。有道是:“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只有以对己之心对人,对人之心对己,方可处事理性,待人平和。
 
  胸中有分晓,语言存浑厚,是做人有温之“当”。一句话,就会以一颗温暖之心看人,温暖之态对人,而不至于让热血冷却下来,甚至冰冻起来,给人以冷面孔,示人以冷心肠,以至让天真活泼的小悦悦不知悦为何物,只知路上车有“虎胆”,敢“咬人”;街上人有“冷眼”,不视之。
 
  做人当有温,温非天上来。古人讲:“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可见,无论是健康的“劳者”,或是一时失去健康的“损者”,都需要来个“温之”。“温之”,就是补养。补养,不仅在物质,更在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