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平将军”张治中故居

(2013-06-13 21:08:18)
标签:

杂谈

关于

师范

千年古刹

清水塘

分类: 旧事窗
http://epaper.hf365.com/hfrb/res/1/1101/2013-06/13/A06/res13_attpic_brief.jpg

    斯人已去,其物犹在。建筑是凝固的语言——故居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虽历经风雨却记录并留下了主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里是巢湖市黄麓镇。张治中故居就位于黄麓镇西黄山脚下的古村落洪家疃。

    从黄麓镇沿黄师路向北行进。初夏,车子穿行在亭亭如盖的林荫水泥路上。沿途风景极佳,触目皆是田园风光。

    相隐寺

    游千年古刹赏山清水秀

    参观张治中将军故居前,不妨先游相隐寺。相隐寺就位于西黄山的东面。进山,环顾群山密林,翠绿中点缀的星星点点的“白”,那是白鹭的身影。置身于此,静谧中有着远离世俗的感觉。

    相隐寺坐落在山谷中的凹地,这里的地形叫作“宝塔凹”。寺院左侧山形叫作“青龙嘴”,延伸的山口像青龙张开嘴巴一样,山泉水汇聚成“龙泉”,顺着山谷流淌而下。相隐寺依山而建,红墙琉璃瓦,彩绘飞檐。

    相传相隐寺源于唐朝贞观年间的白衣庵。明朝末年,吴相影辞官回到家乡——肥东长临河镇六家畈,在白衣庵出家。白衣庵后来历经战火劫难而毁,直到1991年才重新修建,并根据吴相影归隐的历史,改名为相隐寺。

    在距离相隐寺不远处,有个大水库。在这个季节,水库里的水退至中心,露出大片滩涂。每到假期,这里便成了露天烧烤的最佳场所。一些自驾的驴友会带上烤具来此烧烤,在享受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的同时,更感受野炊的乐趣。

    这里三面环山,林密清幽,面临巢湖。游人若有兴致,还可以顺势登山,在山顶极目可见巢湖水天一色的胜景。

    张治中故居

    观旧貌忆历史听故事

    张治中将军故居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故居位于洪家疃村,桂翁堂坐落在洪家疃村旁黄麓师范学校内。

    游过相隐寺,继续沿着黄师路向北,直达黄麓师范。黄麓师范位于洪家疃村。它是张治中将军早年在家乡创办的一所学校。踏入校园,便可见汉白玉质地的将军塑像。塑像的左侧便是桂翁堂。桂翁堂是建校之初兴建的集礼堂与教室为一体的堂馆。张治中为纪念父亲张桂徵的“桂”字辈而取名桂翁堂。桂翁堂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小瓦屋面,大门却是欧式拱门。在大门两侧,各有一棵挺拔的龙柏树。这两棵树是当年用直升飞机从原金陵大学农学院移栽至此。将军在返乡视察期间,还在此向黄麓师范全体师生讲演,传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现在桂翁堂布置为展览室,展出的图片资料详细记录了张治中创办黄麓师范8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光辉业绩。

    从黄麓师范后门拾阶而下,过清水塘,就可到达张将军的故居。该故居是“巢湖三将军”故居中最“原汁原味”的建筑。建于1928年的故居坐西向东,背山面水,砖木结构,小瓦屋面。正门旁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张治中故居”花岗岩匾额。

    步入故居,穿过天井,进入大厅。大厅水泥地面是水磨石地板。这种地板上世纪80年代才在国内流行,但这个建于1928年的房屋就已用上了。地板中央依稀可见一幅图案——五只蝙蝠捧着一个变体的“寿”字,周围点缀着祥云。看护故居26年的洪德平老人告诉记者:“这叫‘五福(蝠)捧寿’,寓意‘福寿吉祥’。它是采用中国元素,利用德国技术做成的。”客厅里陈列着介绍张治中将军生平的图片资料,每幅照片都记录着一段故事。位于大厅左侧的卧室按当年的样子摆设,再现将军在此生活的情景。洪德平老人说,现在保存在故居里将军用过的实物仅有拖鞋和手杖。在故居的院子里,还有棵将军亲手栽植的梓树,枝繁叶茂,有两人合抱那么粗。

    故居不大,但故事很多。到此一游,你能听到不少在史料中查不到的关于“和平将军”在故里的故事。观过故居,听毕故事,迈出“历史”,你依然回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