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际三国论

(2013-06-13 15:09:05)
标签:

作用

为自己

什么是

农夫

事实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人有两不同,一是质不同,不同道;二是道不同,不足谋。本性不兼容,一时欢洽,行之难久。这即是常说的“志趣性格不合”吧。

    人际关系均基于本性兼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不必刻意去搞好关系。你尚在懵懂,你的基因已经选择了人际生态圈。

    狼和羊是不能成为朋友的。这大家都知道。猫和鼠也不可以。农夫和蛇也不可以。没有道理可讲,本性使然。喜羊羊不要试图经营与狼族的关系了;蛇暂时在农夫身上取暖也终会反目,让它与农夫增进友谊,是违反蛇道的。

    《三国》把人分为四种:有智有仁,比如刘备;有智不仁,比如曹操;无智有仁,比如鲁肃;不智不仁,比如现在街面上的最流行——这些人生存的利益永远大于内心的主义,时代风尚怂恿着他们产生,也纵容他们成长。有时候也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可以理解为:“闹三国”就是“建立友好和谐关系的动态过程”。

    当然,如果说仅依照天性划分敌友、交往人际未免宿命。这时候,交友之道的最根本一点是利益互惠。因为对动物来说,利益是活下去、活得好的前提——什么是利益?

    动物即是食物、性、地盘,相应于人即是钱财、情爱、权力。实际上,除了食色,在对待利益的态度上,人基本与动物无异,美其名曰“趋利避害”。可以常常见到,人们在没有利害冲突之时往往交善,一旦形成利益冲突即刻交恶。也不必悲观,这就是人性。因此,基于这一事实,实行互利互惠,一赢多赢,是符合人性的,也有其深刻的哲理依据,更是人群之间关系和谐之要旨。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互相尊重,遇事多为他人着想,理解和包容”,即,接受他人利益诉求的合理性,恪守“别人应得的我不拿,不属于我的我不抢”的利益均沾原则。反之“为自己着想”、对利益的拼抢和对他人利益的侵犯,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大忌。要知道这个世界的事物有其互动关系,就像乒乓球打在墙上会反弹。虽然一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按照物理角度飞,但,客观规律终会起作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