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升中国“太空高度”

(2013-06-13 08:51:20)
标签:

杂谈

新亮点

阿波罗

发展战略

阶段

分类: 散文随笔
 
 
  神舟起飞,再赴天宫。充满挑战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迎来了“中国运营商”。无疑,“冷清时刻”的国际载人航天也迎来一抹亮色。
 
  回顾人类太空征途,构建往返天地的运输工具是基础。没有核心技术,哪来“飞天梦”的实现?
 
  细数神舟飞天路,十年时间,中国已掌握了载人航天的标志性关键技术——航天员出舱和太空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10日说,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试验性飞行不同,神舟十号将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神十将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行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
 
  由“试验”跃升为“应用”、“服务”,中国的“太空高度”越飞越高。
 
  “没有能力将自己的宇航员送上太空决不可接受”,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曾这样表示。但事实却是,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后,美国航天受制于经费压缩和重心转移,2017年前无力实施载人航天项目,凸显国际载人航天往返运输现状的尴尬。
 
  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宇航员只能依赖俄罗斯“联盟”飞船进入太空,俄方的“船票”也即将升至单人7000万美元的天价。
 
  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已过去半个多世纪,相比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执飞天地往返运输任务的“阿波罗”、“联盟”飞船和航天飞机,如今太空往返着实冷清。随着神舟十号的应用性飞行,“联盟”已不再是人类往返太空的唯一飞船。神舟不仅安全可靠,也更大、更舒适。
 
  除了充当“太空巴士”,神舟十号还将与天宫一号演练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开展空间站建造相关技术验证。据美国太空网称,“神舟十号将是中国掌握空间交会技术的最后试验,这将使中国在2020年左右具备建造和运行大型空间站的能力。”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具备空间天地往返核心技术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转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阶段。
 
  从神舟十号应用性飞行,到未来的中国空间站,俄罗斯科技信息网评论说,中国的航天技术最近十年发展迅速,未来全球的空间开发合作将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参与。
 
  搭起太空往返之路,神舟之船刚刚起航。未来可期的中国空间站,将是人类在太空停泊的一个新港湾,太空舞台势必出现更多中国“新亮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