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祈盼“上天保佑”说起
(2013-06-11 09:07:14)
标签:
意志
大道理
事事
天道
意思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所办的事情有个好结果。为了这个目的,除去依靠自身的努力之外,人们似乎更希望能够得到上天的庇护。尤其在科技不发达,还没有真正揭示自然现象和认识天体运行规律之前的古代,人们尤其如此。于是祈盼“上天保佑”就成了人们的精神依托和心理需求。
“上天保佑”一词,盖出自《周易·大有卦》的上九爻辞:“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意思是说,如果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其结果一定是吉祥如意的,不会有任何凶灾与咎害。上天果真能向我们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去保佑我们吗?天的庇佑果真灵验吗?孔子在研究《易经》时,曾说:“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这段话大意是:佑,就是帮助。上天“愿意”帮助的是顺从天道的人;人们愿意帮助的是敦厚诚实、笃信善道的人。如果我们老实厚道,接人待物能够做到言忠信、行笃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遵循客观规律,既不盲目蛮干,又不心存侥幸和投机取巧,平时再多向道德厚、操守好、能力强的人学习,并主动向他们看齐的话,事事就可能如愿以偿而不会出现咎害。这就叫“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唯物论者,他不太相信也不十分看重所谓的鬼神。首先,他知道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什么“意志”,如果非说有“意志”的话,也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在天的头上而已。另外,他还认识到,尽管天没有意志,但它却忠诚地遵循其运行规律而健动不止,如果人们逆天,也就是不按照宇宙的自然法则而贸然行事,结果就必然遭到天的惩罚。理性地说,在处理天人关系的问题上,我们人类应该持有的态度应该遵从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为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道。其次,他倡导重道德,守诚信,这样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否则就会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上。第三,他强调要崇尚贤达,也就是说要像那些道德情操高尚、行为能力强的古今圣贤们学习和请教。
夫子释“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一个人生的大道理:“自天佑之”就是自己要做到履信、顺天、尚贤。而顺应天道,则天不惩罚;敦厚守信,则人不悖逆;看齐贤达,则会少犯或不犯错误。天不惩罚、人不悖逆,再加上自己少犯或不犯错误,怎么可能会有“咎害”?没有“咎害”,当然是“吉无不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