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守自家的阅读立场

(2013-05-16 10:23:50)
标签:

有意义

发展战略

何如此

结论

陷阱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世界读书日那天,有学者在《人民日报》发文,呼吁读书人坚守自家的阅读立场。

    大部分中国人的阅读,严重受制于整个社会的趣味,不敢对抗时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阅读一旦受制于社会舆论、受制于大环境背后的政治利益和商业潮流,就没办法读出自己的味道,活出自己的特性来。
  从学校里的课程设置,到国家发展战略,眼下中国人的阅读环境之所以不太理想,与国人普遍忽略本国语言文字的教学有密切关系。一个大学生,学习外语是有制度保证的,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受网络语言影响。平时你没感觉,一到写论文,发现他们为何如此半土不洋,杂乱无章。作为中国人,没有能力准确、优雅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实在太遗憾了。
  胡适说过,现代的中国人,在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社会需要各种立场、声音和表达方式,但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获得“最大受众”,哪个地方受众多,哪个话题时髦,哪个场合掌声响,就往哪里跑。
  对于已经走出学校的人来说,我建议大家“业余时间”凭“自家兴趣”读点“杂书”。这里所说的“读杂书”,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翻书”,而是指超越具体专业的限制,且不含功利目标。这种阅读很高雅,也很难坚持。

    过去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是书到读时方恨多。宋代,由于刻本大量增加,朱熹曾感慨,今人读书,“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这句话特别适合于当下中国社会的阅读状况。对于聪明人来说,读过的书能说,没读过的书也能说。这是一种本领,可也是陷阱。
  很多人没意识到,阅读是一个过程,需要在这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或修养,而不是得到一个具体的结论。

    过分地贪多求博,对阅读是一种戕害。宁肯少读、精读,那样更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