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帕金森病认识误区多

(2013-04-23 17:56:37)
标签:

笑对人生

病人

功能

胶囊

效果

杂谈

分类: 保健养生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美国拳王阿里、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等都是帕金森病患者。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约有170万帕金森病患者,几乎占全世界患者的一半。

  帕金森病曾被称为“慢性癌症”,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变性疾病,一般起病年龄在55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60岁以上人口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0%。

  正常人大脑内有一种能产生多巴胺的细胞,足够的多巴胺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动功能,而帕金森病患者的这种细胞逐渐坏死,导致多巴胺产生不足。如果这些细胞死亡一半以上,人就会出现震颤、行动缓慢、字越写越小、身体僵硬、步态慌张等症状。

  用脑多、常便秘以及经常焦虑或抑郁的人是帕金森病的高危人群。临床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前多有睡眠障碍、嗅觉障碍、便秘等情况,约40%的患者发病前情绪低落,30%的患者伴有情感障碍。因此,有上述情况的人群一旦出现相应症状,需及早就医。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有五大认识误区,很容易贻误病情。

  1.帕金森病和认知障碍症是一回事。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的主要症状是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病人常常疑神疑鬼;而帕金森病患者的智力和记忆力都是正常的,主要症状是肌肉僵硬、手抖、动作迟缓等。

  2.颤抖就是帕金森病。有些疾病不是帕金森病,但同样有颤抖的表现,如良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多由感染、药物、中毒、脑动脉硬化、外伤、脑血管病等引起)、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在治疗上与帕金森病的差别较大。因此,出现颤抖症状后应及时就医,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诊断鉴别。

  3.得了帕金森病会缩短寿命。帕金森病本身不会缩短人的寿命。影响患者生命的“元凶”多是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所导致的种种并发症。

  4.偏信保健品能根治帕金森病。66岁的李大爷3年前患了帕金森病,一次在街上看到有人推销保健品。他听说这种产品富含白蛋白,可根治帕金森病,于是信以为真,高价买了这种胶囊。但服用后,李大爷的病情非但不见好转,还有所加重。目前,不少患者存在“吃药或保健品能完全控制帕金森病”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帕金森病并不能根治,偏信保健品更会耽误治疗。中药也只是可以辅助治疗帕金森病,但仍不能取代西药治疗。

  5.宁可大量吃药也不做手术。提到“开刀”治疗帕金森病,不少患者和家属都会摇头。正是因为这种惧怕,让不少患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也达不到最优的疗效。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核团毁损术,另一种是脑深部电刺激术。前者是在异常活跃的神经细胞群制造一个直径约3毫米的小毁损灶;后者则是埋植刺激器,通过高频电刺激达到类似的效果。

  其实,帕金森病并不可怕。因为这种疾病至少有药可治、有手术可做,并且疗效不错。因此,患者一定要放松心态,积极治疗,笑对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