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感觉那些事

(2013-04-20 14:22:35)
标签:

家的感觉

那些事

马要收

家门

大师

分类: 散文随笔

时下,许多人感到融洽人际关系的突出障碍是:很难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从常理看,赢得对方尊重的前提是首先尊重别人,而实际生活中却出现令人遗憾的现象:一方首先没有尊重另一方,人家自然生出一些想法,提点儿意见。于是,前者便指责对方——“你以为你是谁?你的自我感觉太好了吧!”然而,对方几乎也以同样的言语回敬,两人都极力把“自我感觉良好”之类的言辞绑在对方身上。一时间,双方都感到心头压抑,小事就演变成了难解的矛盾。

为什么“自我感觉良好”竟成了毛病?难道“自我感觉不好”才正确吗?此话究竟何意?查阅辞书,仍不得其解。近日重读奇书《棋王》,刚翻几页,忽觉心里一亮,似乎寻得注释。

书里的故事耐人寻味:有一同学带着“棋呆子”王一生去见其父,老先生乃国内棋坛名家。此公见了呆子,并不言语,只摆下一盘宋朝棋手留下的残局,当场面试。呆子直勾勾看了半晌,道出玄机,揭了千年谜底。名家甚为惊奇,立马要收呆子为徒。可呆子竟呆头呆脑地问,“这残局你可走通了?”名家说,“还未通”。呆子的呆气更冲,“那我为什么要做你的徒弟”?名家窘了,心里很不爽,事后对儿子说,“你这同学倨傲不逊”。

王一生真算得上“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到了倨傲不逊的程度,尴尬得前辈下不了台。而名家的“自我感觉”自然也不错,否则怎敢不假思索就招收“技艺高于自己的同行”为徒?

从字面上看,“自我感觉良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表示满意,可以自我欣赏。能恰如其分地估价自己,岂不是好事?可是,许多人常常不能正视自家的能耐,好为人师。这时,若说他“自我感觉良好”,只能是贬义,是揶揄。

再替名家想想。此公既然国内闻名,定是深藏镇人的绝活儿。说句公道话,老先生所恼的并非呆子胜他一筹,只缘像王一生这般无名之辈竟没把他放在眼里。按说,多少棋界新人祈望聆听大师指点。在名家眼里,王一生虽初露锋芒,但欲入棋界发展,尚须名家举荐。他收呆子为徒,也算是为行业发展着想。这样看,批评一句王一生不识抬举,也不算过分。

尽管如此,也不必苛求少年王一生通达世故;言语虽有孟浪之处,但他的“自我感觉良好”却颇有道理。既然他解开了大腕儿也无奈的难题,那么,让“未赢者”做“赢者”的师傅,是哪家的逻辑?再者说,王一生根本就不傲。后来他认识了一个拾烂纸的老头儿。不知老头儿是哪路神仙,连杀3天,呆子仅赢一盘。王一生口服心服,执意要替老头儿拾烂纸。不拜名家,而躬身下拜无名老头儿,这呆子到底呆也不呆?

持奇才者,为人行事也多有奇异之处。郑板桥狂怪不羁,其“自我感觉”几近惟我独尊。可他见到明朝徐渭的诗画后自题: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居然自称人家门下走狗。

自我感觉好与不好以及程度的大小,与人的修养、学识、素质、操守、人品甚至气节密不可分。以上奇人奇举,分明透着一股“气”,肃然之间还引出一言古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细品深意,打心底又升腾出一种崇高的感觉。

“自我感觉良好”应是一种自信。人们指责别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本意,就是指不要盲目自信。不怕你“自我感觉良好”,只怕你我行我素,将错误进行到底。

如今,有些人十分乐于别人恭维。人家稍有微词,便放话:你是否自我感觉太好了!其实,还是可以反思一下自家的感觉是否“太好”了。人家不买你的账,何须恼怒?是真佛自有人烧香;盲目自信,纵然你免费授课,众人也不报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国教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