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贵精读

(2013-04-16 16:20:08)
标签:

为学

流进

卡片

脑子

身体

分类: 知识窗

    钱钟书先生不买书,不藏书,只从图书馆借书。他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的夫人杨绛说:“钱先生有书就赶紧读,读了总是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多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是对,钱先生是中国少有的大学者、思想家、学问家,他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亟为学界所推崇,但他并不以藏书为癖,他的学问都是从借书中读来并用笔录手写的方法记下来的。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借书是要还的,必须抓紧读,这是一;读后必有心得,单凭脑子记,即便像钱先生那样博闻强记,日子久了也难免失忆,用卡片记录下来就万无一失了。我读钱先生《谈艺录》(1984年9月补订本)书中征引中外名家、古圣先贤名言名句浩若烟海,但所有繁征博引都为了阐明先生自己的发现和发明,全无掉书袋或自作高深的负面效应。他这种做学问的精神,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养成长期读书的习惯,且读必穷究、究必有得的坚强毅力才能达到的。

  19世纪大思想家叔本华在《读书与书籍》一文中曾说:“要求读书的人记住他读过的一切东西,犹似要求吃东西的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保存着一样……身体只能吸收同性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任何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这几句话很辩证。书贵精读,所谓博览群书也必须在博中取精,才不致生吞活剥,让自己成为书的奴隶。叔本华还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斯言睿智,发人深省。

    我们无论是读什么样的书,包括纸页的、数码的、经典的、时尚的……以及人生的大书,都必须睁开自己的眼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