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其中之一就是学习他“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精神。然而,时下另有一种议论,认为螺丝钉精神不应成为新时代的追求,现代公民要有自我意识、自主意识,不能被安到哪就是哪。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所谓螺丝钉精神,其实就是爱岗敬业精神,是忠于职守的通俗说法。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要讲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庄子说:“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没有每一个人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专心致志做好本职,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这部大机器的正常运转。没有社会这部大机器的正常运转,就不会有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也许做一颗螺丝钉的说法会使人显得相对卑微,但这正是其谦逊的美德所在。如果我们不说做一颗螺丝钉,而口口声称要做一部机器的引擎、心脏,可以想像这将会引来多少人的讥讽和嘲弄。
做一颗螺丝钉也是人生起步必经的过程。多少人的人生起点不是从做螺丝钉开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从做部队图书管理员、政治机关干事开始的;袁隆平成为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从当农校教师开始的;杨利伟一举成为航天英雄,同样是从做普通空军飞行员开始的。人生没有做螺丝钉的经历,就不可能有做顶梁柱的时候。也许一辈子做螺丝钉而不能成为顶梁柱,但不做螺丝钉就绝不可能成为顶梁柱。从这个意义上说,螺丝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