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2013-04-10 15:29:08)
标签:

成色

多些

实际

经世

书卷气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管理学大师杰克·韦尔奇这样说过:“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以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对普通人来说,学风如何,是个人进步问题;对领导干部而言,学风如何,却是公共责任问题;对一个执政党来讲,学风如何,则关系到国家命运前途。正因如此,中央领导强调,要从看世界看中国、看现在看未来的广阔视野,从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习、弘扬良好学风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党兴起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聚集推动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今天,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学习、重视学风,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力不足”的忧患。身处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转型时代,置身“未知远远大于已知”的网络环境,面对尾大不掉、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和发展难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焦虑,甚至捉襟见肘、动辄得咎的恐慌背后,是因为不注重学习导致的知识老化、思想僵化和能力退化。从这个角度,学以修身、学以资政、学以经世,领导干部学习与否、学风如何,不仅是个人兴趣爱好的问题,更是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

  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学风问题,最大的学风不正,是不重视学习、不注意学习,有些党员干部热衷于迎来送往、忙于事务应酬,学风不浓、玩风太盛。学风不正最普遍的现象是“空对空”、“两张皮”,学的一套、说的一套、干的又是另一套。概而言之,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愿学、不善学、不真学,主观原因在于其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出了问题,客观原因则是用人机制、用人导向乃至政治生态上发生了偏差。

  试想,如果那些带着“问题意识”,经常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往往因为“报忧多于报喜”,即使工作取得出色成绩,也引不起上级重视,而那些跟得紧、跑得勤、常在领导身边晃悠、常和领导推杯换盏的人,由于深得领导信任而被重用;如果那些经常沉下去、接地气,认真搞调查研究的人,往往因为在上级视野之外得不到提拔,而那些浮在上面,“学学词、练练嘴、表表态”的人,却因为表面文章做得好步步高升,学习的价值如何充分体现?良好的学风又怎能得到弘扬?从这个角度,只有让“学习”成为干部进步的可靠阶梯,让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的干部得到重用,才能真正形成浓郁旺盛的求知之风、刻苦钻研的探求之风、博学慎思的思考之风。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气”,是气质,更是底气。少些应酬、多些阅读,少些空谈、多些调研,少些烟酒味、多些书卷气,“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仅关乎领导干部的个人素养,也关系“中国梦”的成色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