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们“二次下乡”

(2013-04-08 14:09:13)
标签:

初中

知青

河南

困难户

发展前景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4月5日,老知青贾爱春(左)和徐桔桔在田间视察合作社的大棚。
   
 
 
  新华社哈尔滨4月7日电  4月的黑土地,积雪还未消融。黑龙江省逊克县山河村党支部书记徐桔桔和村民们密切关注着天气,春播是这段时间的头等大事。
    43年前,上海知青徐桔桔在黑龙江省逊克县山河村插队。
    1970年,17岁的徐桔桔初中毕业,与同批近30名上海知青到黑龙江省逊克县山河村插队。9年的农村生活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在山河村入党,是村里的妇女主任。这段经历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农村社会有了认识。”
    今年64岁的河南知青贾爱春1975年下乡到山河村,与徐桔桔同住一个宿舍。1979年两人先后返城。徐桔桔在上影集团做财务工作,贾爱春去了北京。此后她们没有中断与山河村村民的联系,持续资助村里的困难户,偶尔也回来探望。
    重返山河村源自贾爱春资助村里建活动室,更源自两人对山河村割舍不下的感情。在为乡亲们建活动室期间,不少村民找贾爱春反映村子缺少活力,发展缓慢,迫切需要改变现状的带头人。有村民提议,能否让昔日的知青回来当“村官”,带领大家致富?
    当贾爱春把这一想法告诉已退休并被企业返聘的徐桔桔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异想天开”。随着两人不断沟通,徐桔桔开始查阅相关农业政策,认真考虑自己的专长和资源能不能为山河村做些事情。
    2011年,她与河南知青贾爱春告别城市生活,重新回到山河村,帮助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扶持农民发展蔬菜种植、养猪等多种生产经营,为村民探索共同致富之路。
    离开东北农村30多年后,带着对黑土地的浓厚感情和对现代农业发展前景的期盼,两名老知青重返农村,开始人生再次创业。
    山河村村民用“变化老大了”来评价两位老知青履职一年多的成绩。村里的路拓宽了,家家户户免费换上了塑钢窗,路边的铁栅栏修建起来。一些村民每天都会在大路上站一会,觉得“心里敞亮”。村里多年没有活动的秧歌队、舞蹈队重新组织起来,多次参加县里、镇里以及与其他村的联欢活动,娱乐生活的丰富使农闲时赌博的人明显减少。
    “我们对这块土地感情深厚,农村也给我们提供了发挥自己所长的平台,让晚年生活更有价值。”贾爱春说,尽管已60多岁,村里人仍习惯地称两位老知青为“青年”,因为她们留在这里的青春岁月,更因为她们花甲之年散发出的光和热,给山河村带来了活力与希望。
    老知青新奉献,用知识、技能和资源“再下乡”,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抹亮色。
    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给更多人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老知青退休之后“再下乡”,在这一广阔平台上活出精彩。回望青春、开拓奉献,是一种别样的人生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搞笑(图)
后一篇:说说乡村扫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