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年轻化”不等于官员“低龄化”
(2013-03-25 19:51:46)
标签:
不等于
领导职务
暗箱操作
语境
不利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近日,针对网上反映的“湘潭提拔27岁副县长”一事,湖南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已成立专门调查组,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据报道,湖南湘潭被指暗箱操作内定提拔27岁副县长。(据3月24日《人民日报》)
一个地方提拔一名副县长,很正常,不应该成为新闻。然而,如果这名副县长“芳龄”才27岁,而且还是一名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就必然会引起公众“围观”和评头论足了。这名“童工”官员是否是潜规则上台的,我们不好妄加猜测,但其干部家庭出身,以及火箭式的升迁速度,很难消除公众的疑问。
干部年轻化作为中央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近年来在各地得到大力推行,应当说,破格提拔年轻干部,有能力就行,年龄不是问题。但如今破格提拔的标准太过于主观化,且有过多过滥之嫌,放在选拔干部这种严肃的工作上,自然难以经得起推敲。
更何况,目前选拔年轻干部还是有年龄限制的,只是有上限却无下限,难免导致有些地方过度追求年轻化。据了解,破格提拔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年龄不超过35周岁,破格提拔担任正处级领导职务年龄不超过40周岁。但年龄小到多少岁没有明确规定,在干部越年轻似乎就越能出政绩的语境下,选拔干部的地方格外热衷于“低龄化”。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长期扎根基层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不到40岁,正是经验成熟、精力旺盛的时候,却因为年龄突破了“上限”靠边站了。
可见,如今提拔任用干部,在年龄要求方面没有下限,存在很大的弊端,引起民意猜测、质疑还在其次,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拔苗助长式的破格提拔,会造成干部队伍、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畸形年轻化,不利于干部的培养和成长,更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提倡干部年轻化,不等于官员“低龄化”。
2013-03-25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