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拖宕冗长的文章要不得

(2013-03-10 14:08:39)
标签:

成本

全文

壁画

实际上

碎片

分类: 散文随笔

    时下,一些人写文章总喜欢拖宕冗长。套话、空话、大话是拖宕冗长的三大支柱。

    现在,由于造纸工业的发达,“洛阳纸不贵”了,因此,报刊越来越厚,文章越拉越长,似乎不长不足以显示出高水平。实际上,文章从来都是从创新点看水平,而不是以长短论高低。尤其是在所谓“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文章变短是大趋势。微博、微评、微型小说的出现就是极好的例证。

    “微言”中是可以有“大义”的。人都那么忙,哪有时间看长文章!读者是长文章看标题,短文章看全文。以至于“长文章变成短文章,短文章变成长文章”。 “洛阳纸不贵”说不定还同不少文章像“王老太的裹脚——又臭又长”,使得发行量降低有直接关系。

    短,不等于碎片化。就算是碎片,也能做到把碎片串成系列化。瑞典颁发诺贝尔奖金处的精美壁画不就是用无数碎片拼成的吗?其中有一幅壁画还因为碎片太少,留下瑕疵,酿成憾事。

    好文章往往是“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王勃的《滕王阁序》并不长,可那是无可挑剔的佳作。好不容易有人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提出质疑:“何用 ‘与’、‘共’二字? ”可接着又有人对挑剔进行挑剔,说:“用了‘与’、‘共’有何妨?”遣词用字的成本也必须节省到一砖一瓦的地步才好。                                                                    (戚平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