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后谁来种地?谁会种地?

(2013-03-07 10:34:02)
标签:

太深

妇女

年龄

不知道

技术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农村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将来的土地谁来种,畜禽产品谁来供?”全国人大代表高亚飞用质朴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3月6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安徽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出生于农村的高亚飞2006年辞掉学校老师的工作,回到农村从事养殖业。他说,七年来,他亲身见证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分享了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农业生产出现的潜在危机。
  “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目前农村主要劳动力还是50年代的人为主,以中老年妇女为主,60、70年代的人很少从事农业生产,80年代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地怎么种、猪怎么养。”高亚飞直言,目前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严重断层的困境。
  高亚飞说:“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其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这一点我的感触太深了,要想使咱农民的财产权益得到保障,消除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顾虑,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加速开展农民承包的土地进行确权颁证,让农民自愿把土地流转、托管、入股到新型农村经营组织中来。”
  高亚飞还说,农业已经进入规模化、现代化的阶段,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物资成本越来越高,资金要求越来越大,一般的家庭和小微企业缺少融资手段,无法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
  他建议,政府应当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打通融资渠道,加大科技投入,加大产学研合作,通过内培加外引的模式,建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人才队伍。“落实好一系列政策,才能使职业化的新型农民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