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款消费关进制度的笼子
(2013-03-03 16:32:18)
标签:
社会风气在一起为人民不力全方位杂谈 |
分类: 思想理论 |
|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全社会才能形成良好风气,反对铺张浪费更需瞄准公款消费中的奢侈浪费现象,用党纪政纪和法律手段加以制约,把公款消费这种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并强化制度的执行、监督和惩戒,形成长效机制。
党和政府的公权力来自人民,用权要为人民谋利,接受人民监督,公款消费这种特殊的权力行为更不能例外。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不能听任公款消费的权力游离于制度笼子之外。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我党历来旗帜鲜明的主张。近些年,党和政府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和财务公开,人民群众监督和参与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出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得到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民间兴起“光盘运动”,神州大地形成一股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清新之风。
同时,社会上也有一些人心存疑虑,担心是一阵风。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问题在于制度约束缺乏刚性,执行中把关不严,监督检查存在漏洞,对相关责任人惩戒不力。这就提醒我们,以制度管公款消费,必须将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结合在一起。
把公款消费关进制度的笼子,首先要把笼子打造好。良好的制度约束是遏制公款消费的根本保证。当前亟待以完善公务接待、财务预算和审计、考核问责、监督保障等制度为抓手,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的公款消费制度之笼。这个制度之笼应当用好实践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反对浪费腐败的利器——公开透明。要对公务接待预算公开化、透明化做出明确可行的制度设计;加强审计和监督必须落实到每个机关、单位定期公布“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情况;规范公务接待标准,要设法减少隐性开支,强化显性程序。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非一时之功,当前应努力开个好头,适时出台管用的规章制度。
管用的公款消费制度之笼,一定是立法和决策机关与广大民众广泛互动、充分汲取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果。近段时间来,社会各方面就此积极建言献策。有关方面应及时梳理和采纳合理意见建议。同时,尽可能参考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此外,要珍惜巩固阶段性成果,针对问题易发多发环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制度建设。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是农业生产规律,也是制度建设的必然过程。当前,既要看到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也要看到强化治理的新希望。在严峻现实面前,我们更要坚定信念,下决心打赢反对铺张浪费这场硬仗。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例外,公款消费管理同样如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制度之外的特殊权力。中央明令要求、群众热切期待,各方共同努力,把公款消费关入制度的笼子,就一定能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良好社会风气形成。
前一篇:人生是一点一点被摧毁的
后一篇:改革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