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画竹

(2013-03-03 11:29:56)
标签:

八法

品格

酷暑

暖春

中国画

杂谈

分类: 老年天地

    竹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古往今来,画竹名家辈出,如宋代苏轼、明代夏昶,清代石涛、郑板桥、吴昌硕等,他们画墨竹无一不是在追求竹寄托的崇高精神境界。朝元喜爱画竹,也是源于赞赏竹与生俱来的品性。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在画竹的同时写诗赞道:“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赞赏竹虚心劲节的品格,推崇竹挺拔向上坚强不屈的精神,崇尚一个人要像竹那样有气有节。

    不管是立于茫茫原野之上,还是扎根于起伏山峦之中,或坚挺于冰冻雪地里,它都能茁壮地生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是百花盛开的暖春,还是秋风瑟瑟的深秋,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雪花飘落的寒冬,它总是傲然伫立,碧绿长青,生机勃勃。这正是人的精神的真实写照。

    朝元学习中国画墨竹,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诗句:“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诗句:“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都对我们有新启发。中国画讲书画同源,以书入画,书为画骨,入墨三分,力透纸背。创作时,要力求以人的果敢、坚强和豪气融入对墨竹的描绘。在画作中,要做到竹干笔直冲天,竹叶疏密错落,力求以雄健有力的笔触写出竹的凛凛君子之风,从而体现人的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高亮风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