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元宵节
(2013-02-24 11:20:10)
标签:
漫话
意中人
人间词话
你我
记忆中
|
分类:
散文随笔
|
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是一个极为热闹的节日。唐代以来有元夜观灯的风俗,唐玄宗开元时起,放灯火三夜,宋太祖开宝年间又加两夜,从十四直到十八,叫做“五夜元宵”。据南宋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和无名氏的《宣和遗事》等书记载,元宵节的繁华热闹,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宋代词坛上,有两首以“元夕”为题的词,向来脍炙人口。一首是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中国没有正式的“情人节”,有人将“七夕”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七夕这个传统节日是属于女子的活动,有情人未必能相约、相会。古代,最宜于男女“约会”的日子,应该是上元即元宵节。这一夜,灯月交辉,闺中女子可以由家人陪伴,或彼此结伴地走出闺门,赏月观灯。
欧阳修的这首《元夕》,其意不在写元宵的热闹。当然,并非那年的元宵不热闹,而是在词人的眼底心中,元宵盛况不占重要位置。作者不是为了描写节日,而是为了讲述一件往事,为了怀念深藏心底不能忘怀的那个人,特别是那一次元宵之夜黄昏月下的相会。——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你我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月上柳梢头”,是词人记忆中最鲜明的一幕,是词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光阴似箭,转眼,又一个元宵佳节如期而至。依然是灿烂的灯火,依然是圆圆的月亮,然而,相约黄昏后的人却不见了!她去了哪里?他们之间出现了怎样的变故?词人只字未提。而“泪湿春衫袖”却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深情怀念的主人公形象!抚今思昔,他难免感慨万端,以至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另一首是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描绘了元宵节灯火辉煌、彻夜狂欢的热闹场面。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又如满天星斗被风吹落。看吧,贵族之家的“宝马雕车”驶过来了,在他们经过的道路上,散发出阵阵浓郁的幽香;听吧,悠扬悦耳的箫声在夜空中久久回荡,余音袅袅。月亮已经西斜,可是大街小巷还在表演着各式各样的灯舞,意犹未尽。
在倾城的狂欢之中,词人却别有怀抱,他在苦苦地寻找,终于,在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在灯火稀落之处,词人惊喜地发现了他的意中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这首词中的警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概括“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弃疾这首《元夕》的无穷魅力。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