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教育”?
(2013-02-21 19:45:31)
标签:
小一第二时机第三不仅仅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好教育”的第一条标准,就是更加公平的教育。老百姓可以把孩子放在家门口去上学,城里的孩子和外来民工子女能够在同一个学校就读,让城市和乡村学校的差距更小一点,让城市里的好学校和薄弱学校差距小一点。
“好教育”的第二条标准,就是以人为本,就是更加人性化。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好教育”应该让孩子有身心成长的空间,与大自然亲近的时间,与社会接触的时机。好教育,应该让孩子们的负担更轻一些,压力更小一些,睡眠更多一些,身体更好一些,学习更主动一些,让知识与生命真正共鸣。
“好教育”的第三条标准,是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每一个教育人,从老师到父母,从校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都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我们是在奠定一个国家的基石,我们是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
“好教育”的第四条标准,是需要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具有奉献的精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的育人在细微处,学生的成长在活动中。”爱与奉献的确是教育的真谛。当然,教育不仅仅是奉献。教学相长,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与学生一起成长,应该能够充分享受日常教育生活带给他的感动与喜悦,应该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通过写作反思自己,通过教学锤炼自己,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教师有了专业上的成长和成就,就有职业的尊严,就能在奉献中收获,就能创造动人的教育故事。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是一个国家最独特最重要的财富,是一个民族最稳定最持续的力量。个人或国家的真正强大,是灵魂谦恭而傲然屹立,进退自如且无需设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好的教育,必然是同时令世界美好、国家强盛、民族强大、个人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