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与春节

(2013-02-10 20:34:13)
标签:

人们

纪念日

近代中国

而出

大过

分类: 知识窗
年与春节


 其实,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以及时间的意识,是农耕文明孕育出的文化之果。当人们感到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时,便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一“载”、一“岁”,到了周代便广用年之称谓。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景象。从周开始,岁首新年成为中国人最向往的日子。

 今天,我们过年过春节是同一天,这是历经了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形成的。春节在古时称作岁首、正旦、元日、元旦、岁日、新年等。而将正月初一称春节始于近代。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民国政府改用阳历纪年,定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元旦即新年。但并不为老百姓所认可,人们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无奈之下,1914年又定阴历元旦为新年。这样,由于社会政治变革,在近代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两个新年,一个是“民国”政府的,一个是“国民”心中的。而公历新年没有任何民俗的内涵,农历新年却承载了千年的丰富民俗事象,所以老百姓仍旧大过农历新年,因而出现了社会上“几不知国历为何事”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正式确定了全国的年节纪念日,从此“春节”成为人们对旧历大年的称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