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蛇为什么称“小龙”

(2013-02-09 17:03:53)
标签:

大行

关键字

三个月

生肖

人面

杂谈

分类: 知识窗

 

    中国民间,常把蛇称为“小龙”,生肖属蛇的人,也常把自己说成是属小龙。那么,蛇为什么有“小龙”之称呢?

    蛇是龙的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取材对象。

    第一,从形象上看,蛇将悠长弯转、可以盘绕和伸展的躯体以及覆盖鳞片的体表贡献给了龙。

   《说文》将蛇作“它”,曰:“它,虫也。从虫而长,像弯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这则解释有两个关键字:“长”“曲”,而这两个关键字也正好是龙的躯体特征。《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引:“传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这里的“文”作“纹理”“花纹”解释,那么全句的意思就是:蛇变化为龙,连其身上原来用鳞片组成的花纹都未改变。

    第二,从功能上看,蛇将能隐能现、能静能动、能大能小、有善有恶和不断更新的性能贡献给了龙。

蛇类喜居荫蔽潮湿、人迹罕至之处,又时不时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可谓能隐能现。蛇有冬眠的习性,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又能在水中游、陆上行,快速地追赶、捕食猎物,此谓“能静能动”。蛇类中有体长达十多米的巨蟒,也有体长仅数厘米的盲蛇,可谓“能大能小”。蛇类中的多数是对人有益的可食、可入药的无毒蛇,但也有一部分属于能对人类造成伤害的有毒蛇(蛇毒亦可入药),可谓“有善有恶”。蛇一般每隔两三个月就要蜕一次皮,以适应成长的需要,可谓“不断更新”。“不断更新”使蛇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蛇的这些功能,能被龙所吸取,成为“龙性”的组成部分。

    第三,龙与蛇的“亲缘”关系也反映在古人的认识中。

一类说法是认为蛇可以变化为龙。如《抱朴子》:“有自然之龙,有蛇蠋化成之龙。”《述异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虺是体型小且有毒的蛇。另一类说法是将蛇龙类同、混代。《洪范·五行传》郑玄注:“蛇,龙之类也。”同一个人物或神灵,有时说是“蛇身”,有时说是“龙身”。如轩辕黄帝,《山海经》说其是“人面蛇身”,《说郛》说其是“龙身而人头”。再就是将龙蛇视为同类予以并称,如,《易·系辞》:“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襄二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汉书·扬雄传》:“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蛇故事四则
后一篇:散说过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